吴石,原名萃文,字虞薰,号湛然,1894年生于福州螺洲镇吴厝村,后住福州南后街宫巷。保定军校炮科毕业,曾任“征南军”上尉参谋、“民军”混成旅工兵大队副兼连长,不久升少校参谋官,1924年又任何遂的十四师军械处长、南苑干部学校上校教官、第四师参谋长。北伐军总部作战科长、福建省军事厅参谋处长。北伐结束后东渡日本入日本陆军大学。回国后任中央陆军大学兵学教官,第二年改任参谋本部处长,1936年被授少将军衔。“七七”事变后,任参谋第一部第二组副组长,1942年升中将军衔。何应钦委他为第二方面军(长官部队)参谋长兼副司令。他辞而不就。回重庆入军政部任主任参事兼部长办公室主任。抗战胜利后为中央军事机构改组委员会秘书组组长,1946年调任史料局局长,1949年为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951年在台湾被杀,年仅58岁。
国防大学教授、离休干部罗伯鹏回忆说,1944年,吴石全家住在简陋的旅社里。因为他是吴石儿子吴韶成的同学,还到旅社里见过他一次。抗战胜利后,有一次,吴石同吴韶成一家乘旧吉普车到南京无梁寺参观,半路上有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在吉普车前面抢道,虽然紧急刹车,但仍然把人绊倒了。吴石赶忙下车把人扶起,叫司机赶紧把年轻人送到医院。幸好没有大伤,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当下,吴石把吉普车的车号、电话号码留在医院,还把身上的钱都掏出来给年轻人,才离开。罗伯鹏是长沙人,那时是一个穷学生,要报考交大,每次到上海,吴石和妻子都要悄悄送给他一笔钱在上海零花。以后罗伯鹏考上了浙江大学,临走时,吴石的妻子特地给他准备3床被褥,还有毯子、毛衣、手提皮箱等和一些钱。1948年前,吴韶成还先后给他寄过4次钱,感动得罗伯鹏不知怎么报答才好!
吴石的儿子吴韶成说他的父亲:“一生不畏艰难,自我奋斗,苦读苦练,文武兼备。忠心爱国,赤诚为民,襟怀坦白,疾恶如仇。周济贫困,救人危难。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他回忆父亲在抗战期间任白崇禧桂林行营幕僚,凭着闽籍将领的身份,创建福建旅桂同乡会,吸引南洋华侨和福建青年一批又一批来广西入学参军就业。父亲千方百计为他们解决衣食住用,周济贫困,救人危难,并引导他们踏上抗日救亡大道,培养造就人才。还呕心沥血协助张发奎调度指挥。在昆仑关战役时,白天不离地图,晚上不离电话,几天几夜不曾合眼。那时没有电灯,就点蜡烛,电话就放在床头,一次困极了,半夜蚊帐被烧着了还没有醒过来。幸被人发现,才没有酿成大火。1948年底,他奉调回福州任绥靖公署副主任,极力阻止修建福州城防工事,使西城大片民房得以保全,福州市民得免流离失所之苦。在台湾不幸被捕后,吴石在遗书中交代后辈,“余素不事资产,生活亦俭朴,手边有钱,均以购书与援助戚友。抗战前余薪入较丰,所羡余于抗战期间,补贴无遗,胜利后以人事纷冗,用度较大,后赖刘公芸兄与长芝族重侄经济上援助者靡甚少,余何能忘之。所望儿辈体谅余一生清廉,应知自立为善人,谨守吾家清廉俭朴家风。则吾意足矣”!这是身居中将要职的吴石,身后给儿子的掏心掏腹要交代的事和要交代的话,可见其清廉不是一般可语!最后他写诗说:“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他的清廉对得起吴氏祖宗,对得起祖国,对得起人民。
最难能可贵的是1948年6月,福州特大洪灾,十多万灾民无家可归,真是“哀鸿遍野,举目萧条”,吴石是史料局局长的闲官,却心急如焚,即令他的副官柯玉锜邀集闽籍在南京供职的立法委员何遂(解放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司法部部长)、刘通(时任国民党立法委员、解放后任福建省民革主委)、丁超五(时任国民党立法委员、解放后任福建省民革副主委)、王宜汉(时任国民党立法委员、解放后为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翁敬棠(时任国民党立法院惩戒委员会委员长、解放后任福建省文史馆副馆长)、陈锡襄(时任国民党立法委员)等多人,商讨救灾方案。一面呈报中央政府拨粮救灾;一面发动所有闽籍在南京的官员,捐一月所得,集资赈灾。吴石则带头慷慨捐助二千银洋,并派专人到上海请其挚友施泰祯(原国民党少将,后从商为上海商业巨子),捐助1万银洋。吴石把这些钱购买粮食、衣被、日用品等运送到福州济急。因此福建省政府为他传令嘉奖。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5-31湖里街道“五到位”加强塘边市容综合整治 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 2016-05-31鼓楼区召开5月份文明城市建设测评工作部署会
- 2016-05-31永安市文明创建新亮点 “步出健康群”徒友数百人
- 2016-05-31文明创建暗访团分赴厦6区捕捉不文明镜头:绿地被占用 店招有点乱
- 2016-05-31让文明播洒在园区每个角落
- 2016-05-30武平文明办深入汾水村调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