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隋代开始实行科举取仕制度到清末废除,经历了漫长的1300多年。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在这一千多年里,全国共产生了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的进士,数十万名举人。而在旧时,每每随着科举功名的产生,彰显其荣耀的仪式、行为也随之产生,竖立旗杆便是其中的一种。
在民间,旗杆也称作旗杆碣,它是由两块相同的碑石相距数十公分相对而立,在两石中树立一根约6米高的石质或木质旗杆,碑体上凿有菱形或圆形孔洞用以固定旗杆。它多立在获取功名人族中祠堂或府第前,以此来彰显功名荣耀的同时也起着激励后昆勤奋读书、努力进取的作用,有的府第因此更名为旗杆厝。仅闽清县而言,从宋代到清代通过科举考试就出了3个状元、157名进士、203名举人和401名贡生。因此,当年小小的闽清县内竖立的旗杆,数不胜数。以至在民间有“举人立旗杆,旗杆立满山”之说。但随着春秋更替,历史变迁,特别是“文革”的文化浩劫,旗杆遭破坏也在所难免,有幸保留下来的屈指可数。近日,笔者对闽清县境内的旗杆(碣)保存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仅存有十多处的清代旗杆(碣),而且残缺不全,不甚完整。调查中,对云龙乡后垄村、白樟镇下炉村、坂东镇新壶村的三座旗杆厝进行重点走访,深刻感受到了其建筑艺术、建筑理念和人文内涵。
二都旗杆厝
二都旗杆厝原名“门前洋祖厝”。坐落在二度(今云龙乡后垄村),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由徐昆范、昆源、昆寿兄弟三人合资建造。坐北朝南,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由厝埕、天井、正座、横厝等构成。入门设作门楼,开在东南侧,厝埕为条状花岗岩铺就,简洁庄重;天井两侧为书院各两间、正座面阔七间、进深七柱。大厅斗拱雀替、额枋驼峰均作雕刻装饰。横厝位于正厝之西以过雨亭相连,建筑四周以围墙构成围合。旧时在厝的正厅上悬挂诰封木桶,内藏皇帝圣旨及御赐铜剑一把,厝正前方左右两侧各立有石质旗杆(碣)。但“文革”中圣旨遗失,旗杆遭破坏,如今仅存一对旗杆碣。是厝缘于徐昆范之子徐世灿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考取举人第一后,便按规制在祖屋前竖立旗杆一对,旗杆厝由此得名。
据《闽清县志》记载:徐世灿,字廷建。幼读书过目成诵。清乾隆庚辰,举与乡。三十一年,分发江南,试用知县。历任江阴、奉贤、溧水诸县,爱民如子,民以“徐菩萨”称之。在云龙乡《徐氏族普》中记载:徐世灿原为举人第一,试用知县后,历派任无锡县、江阴县、奉贤县左堂,溧水县、镇江县正堂,镇江府税务司、徐州府督粮分府、苏州粮捕分府。后“迁之太仓州”。徐世灿在官阶任上,节俭办事,治理黄河,减轻水患颇有建树,在百姓中留下极好的口碑。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