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度过了106岁的民居老宅,坐落在闽清县金沙镇下林村的西林墘,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卜兴坊”,当地人们习惯地叫“西林墘”。
古厝坐西朝东,三落透后,由里人黄光昌偕同侄子共同建造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倒座(当地称回照)、正座、后座构成,占地3685平方米。全厝有大小厅房81间,十五条廊道纵横交错,十部木梯连接着前座后座、楼上楼下,其布局左右对称,前后有序,主次分明,给人以规矩沉稳中显奇巧的感觉。
正值文物普查时,我们普查组一行四人在房主黄先生的引领下走进了这座古宅。这座建筑在倒座门墙中央洞开大门,大门由三块辉绿岩整石构成门框,对开板门厚达0.1米,门内侧设门厅,门厅左右各设3个房间。房间外侧南、北角分别建有被当地人称为“洋楼”的三层楼房。洋楼的墙基是以溪石垒砌而成,高达2.5米,石基上夯筑土墙,四面开窗,宽窄不一,墙体设有抢眼。建筑造型与羌族碉楼极为相似,其功用平时起居住宿,一旦遇有敌情,便可居高临下起瞭望、狙击来敌的作用。前座有宽阔的天井,地面由青石和三合土构筑,四个角落铺垫四方形整石,石上置放大水缸以承接雨水。缸中的水即可用作洗刷又是消防储水,是“四水归堂”、“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民俗聚财理念。天井的左右侧建有二层结构面阔3间的书院(亦称披榭),书院与倒座、洋楼形成可通可隔的构筑。
正座位于该厝的中央核心地,地势略高于前。两侧构筑高大的夯土马鞍式风火墙,风火墙翘角冲天,樨头堵板点缀着螭龙、瑞兽、杂宝、瑞云灰塑和花卉彩画等;雀尾屋脊下建构着穿斗木架,面阔9间、进深9柱,前出游廊的建筑规格在闽清民居中是不多见的建制。我们站在正厅堂中,触摸着成排的素面立柱,仰望枋梁间的花饰斗拱、透雕的雀替和看架上的木雕,感到朴素中透出的是华丽,那些原本没有生命的木雕顷刻间显得鲜活生动。据黄先生介绍,过去在厅梁上挂有“会元”、“文魁”等彰显科举功名的牌匾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其祖辈献资抗战受政府表彰的牌匾,这些牌匾由于“文革”浩劫毁于一旦。
正座建筑固然精彩,后座两层结构楼房面阔依然作9开间,建筑居高临下,两端以过雨亭相连,张弛有度,点面结合。后座建筑从外表看显得极其朴素,甚至可以说简单。黄先生告诉我们,古时这一带土匪十分猖獗,后座又紧靠山沿,是建筑防御的最薄弱处。因此,当年在建造时,将土墙筑成双层,之间留有空间,明暗两重墙,一旦第一道墙被攻破,还有内墙,可谓双重保险。此外,在西、北两角还分别建有三层式角楼,(当地称兔耳)暴露在外的也仅有两层楼,其中地下建有暗楼是为妇孺小孩应急躲避的。真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经典之作,更是乡土建筑精彩的一笔。“卜兴坊”的建筑,宏阔简朴,其科学性、艺术性,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不愧为乡土建筑的瑰宝。“卜兴坊”的人文更可谓锦上添花。根据“卜兴坊”第三代裔嗣黄书涵先生记述,该厝自始崇文重教,人才辈出。清代科举考试中就有不少人中举人、秀才,尤其解放后,从该厝走出的博士、硕士、本科生、大专生达二十多人,他们大多活跃在省内外高校、医疗卫生等战线,有的还是学科的带头人和领导者。“卜兴坊”这座老房子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岁月风雨沧桑后,好似一个老者的身躯不再健硕,正逐渐显现出垂暮的征兆。但我们高兴地看到,卜居四方的“卜兴坊”人聚集到一起,大家出资献策,对房屋进行抢救性的维修。更让我们崇敬的是,他们在维修中摒除了当下乡村维修古厝所崇尚的贴瓷砖、上油漆、描蓝画红的时尚,而是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厝进行维修。使维修后的“卜兴坊”仍然保留着古色古香的意境。我们相信,古厝的内涵将进一步的积淀,历史的包浆将进一步的浓醇。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5-24“海沧模式”志愿服务获中央文明办高度评价
- 2016-05-24上杭:完善垃圾治理机制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助力文明县城创建
- 2016-05-24让“农民工更有尊严”是城市应有的文明
- 2016-05-24三明市“三新”并举 营造浓厚文明创建宣传氛围
- 2016-05-24永安市贡川中心小学举行传承文明硬笔书法赛
- 2016-05-24省委文明办印发《关于公布参评第十三届(2015-2017年度)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