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海峡都市报1月14日讯(王帆宇)闽越遗俗,隐匿于山中;大山的隔绝,造就八闽大地的原生态民俗。八闽遗风,多姿多彩,古韵犹存,在这民俗厚海中,我们只能够攫取部分,粗略勾勒这张“福建民俗地图”。
八闽原只有“七闽”
有人说,福建因有闽江,故简称“闽”。但经过反复论证后,又有人提出否定意见,说先有“闽”后有闽江。
其实,“闽”在福建最早是族称,即为福建土著民族之称呼,亦称为“蛮”或“荆蛮”,后来也称为“越”。到后来,作为福建的族称,“闽”也兼称地名,就是指福建这块地方。
秦以前的福建,一般称“七闽”。《周礼》上有“五戎、六狄、七闽、八蛮”之说,“七闽”是指秦以前福建土著民族有“七国”,即七个部落。
称福建为“八闽”,是在汉人南迁以后的南宋,因为从北宋开始,福建有八个相当于府(郡)的行政单位,共计福、建(今建瓯、武夷山市、浦城等地)、泉、漳、汀、南剑(今南平、尤溪、将乐诸地)六州和邵武(今邵武、光泽诸地)、兴化(今莆田、仙游、福清、永泰诸地)二军,南宋时虽然晋建州为建宁府,但“八闽”的统称就这么传下来了。
这八个相当于府的行政单位,历元、明、清几个朝代,基本上无变化,所以“八闽”之称一直沿用下来。如今的“八闽”则只是代指。
福建民俗古意盎然
福建的民俗构成,十分有趣。既有中原大地的传统特色,又有一些异域色彩,在畲族等多民族的民俗特色外,还有一些山地的原生态,而这些在福建的历史上都能寻到根。
闽越古国灭亡以后,不少习俗成为历史遗迹灰飞烟灭,但仍有不少民俗在与汉族的融合中沉淀保留下来。
汉代以后,中原的汉族南迁,八闽大地形成稳定的福建民俗。
宋元时期,大批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通过泉州这个通商口岸进入福建定居,他们的传统习俗也给福建的民俗增添一抹异域色彩。
此外,福建还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因此福建民俗也就具有浓郁的畲族民俗。福建多山,由于交通不便,造成相对闭塞、与世隔绝的环境,这在客观上形成良好的文化保护层,才能留给世人极具福建特色的古民俗。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