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1012-1067),字君谟,福建仙游枫亭人,北宋名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宋代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与苏东坡、黄庭坚和米芾并称为“宋代四大书法家”。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治平四年(1067年)逝世,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为官近40载,先后担任过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转运使,泉州、开封和杭州等地知州(府)。还于庆历五年(1045年)至七年(1047年)、嘉祐元年(1056年)至三年(1058年)两次出知福州。蔡襄治理福州期间,忠于职守,勤于政事,为官清正,关心民谟,礼贤劝学,政绩卓著。
兴修水利工程。发展农业生产 庆历五年(1045年),蔡襄以右正言直史馆首次出知福州。时福州发生严重的旱灾,粮食歉收,民不聊生。蔡襄到任后一方面奏请朝廷减免福州人民的税赋,一方面组织民力修复东北郊的水库(“古五塘”)灌溉农田。“古五塘”位于原东湖处。东湖地处福州城的东北部,是晋代太守严高修筑福州子城时,与西湖同时开凿的,汇“东北诸山溪水纳于东湖”。随着时间推移,东湖慢慢堵塞,数十里溪水无处可流,下雨发水灾,无雨现旱灾。蔡襄重新在东湖恢复“古五塘”,使大片农田受益。该水利一直沿用至清代。嘉祐元年(1056年),蔡襄再次出知福州,下令侯官、闽县、怀安三县兴修水利工程。据《三山志》记载,当时闽县开挖护城河浦百七十六条,其中崇贤里二十条,易俗里二十七条,瑞圣里二十八条,孝义里三条,桑溪里二十六条,归善里二十六条,古山里十五条,高惠里十二条,嘉崇里九条,合浦南里四条,嘉崇北里三条,海畔里六条,计长“二万一千九百七十六丈,均用民力凡八万九千,溉田三千六百余顷”。在侯官县,蔡襄倡率挖渠浦六十九条,“延袤一百二十五里,其中美宅里十四条,孝顺里一条,王节里六条,孝成里六条,新安里六条,方兴里八条,永钦里九条,处仁浦五条”,使福州城郊大片良田得以灌溉。蔡襄还疏浚了西湖并疏导城内的河道。在“乐游桥”(今晋安桥)向南北垂直方向挖河,北至北岭下,南经水部门东边而抵象园,通向闽江,把闽江与福州北郊的溪流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福州第一条贯穿城区和郊区的南北“大运河”。引西北诸流汇入城东,通过护城濠注入闽江,灌溉了城郊良田,基本解决了福州平原易涝易旱的问题,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植树造林,绿化榕城。蔡襄是福州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首创者。蔡襄第二次出知福州期间,下令福州所辖各县(当时福州辖十二县:闽县、侯官、怀安、连江、长乐、福清、长溪、古田、永福、闽清、宁德、罗源)在道路两旁空地,广泛种植松树(一说是榕树),从福州市郊大义渡口开始,一直夹道栽种到泉州、漳州,总共七百多里,既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道路,又能在炎夏酷暑时,让过往商旅免受烈日烤晒之苦。民间流传歌谣称颂他:“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