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祭灶很多事令人费解讹传 有几件事值得商榷
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一过,紧接着就是祭灶。由于男神名为定福灶君,女神册封增寿夫人,有了这个福寿的感受,人们对这个习俗备感兴趣,孩子们则被灶糖灶饼所吸引,更是企望之极。
祭灶过程,很多事令人费解和讹传,今就管见所及,略谈数事,仅供商榷。
福州有一首歌谣;“祭灶祭葫芦——灶君灶婆庇佑侬——”。曾经请教多个行家,“祭葫芦”怎样解释,未得到答案。耿耿于怀之余,终不能再让其糊涂下去,冥思苦想,意识到“灶”的演绎,一个家庭肯定有一个灶,这个家庭破落了,人称“倒灶”,且长久以来,民间俗称户为“灶”,如“这个村很兴旺,有一千多灶”。就是说有一千多户,由此看来,灶是户的代名词,另则房屋亦称为“庐”,“春到吾庐”应是“春到我家”之意,据此推理,“祭灶祭葫芦”当为“祭灶祭在我家”的“祭灶祭吾庐”了。未知当否。
灶糖灶饼中的几件食品也来探讨一下。
甜的粉条俗称“老鼠仔”,含有很小之意,但是把小老鼠吃掉,多少有些恶心,可能有对鼠患及早消灭之意,其实这个粉条称为春枣,有“人勤春早”之意。
麻鸡,外壳沾满芝麻,人们幽默地把此物颠倒称为麻芝,后又觉得不成名词,鸡犬豕,鸡为首,又改称麻鸡,“鸡”与“羁”谐音,商家要“羁”住顾客,人们也喜欢团结地“羁”在一起为好,其实是为芝麻酥。这是意臆,只供一笑。
现在说一则北宋郑性之画马为灶君送行的诗句,历来几经传诵,画马诗句有些偏离,“一匹白马,一支(条)鞭。”“白马”是仄声,“支(条)”是平声,引用皆不恰当。
第二句“敬送灶君(平声)上青天”的灶君也传诵有误。
有关书籍上虽然不用一支(平声)鞭,用一只(仄声),似亦不妥,老友林先生说用上一束鞭更好。
据说原诗应是:一匹乌骓一束鞭,送君骑去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以上仅是探讨而已,莫认为夸夸其谈是幸。
责任编辑:康金山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