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自晋代发韧,唐五代形成,两宋发展,明清鼎盛,民国保存,以至于今。
晋太康三年(282年)晋安郡分立,郡治即设在今福州市区。晋安郡首任太守严高因嫌故冶城太隘,乃向屏山正南择新址修建子城。这时,福州城的南端开始延伸至虎节门(今虎节路)。子城城内为官吏士卒所居,城外分别为居民区和商业经济区。“衣冠南渡,八姓入闽”的中原士族陆续聚居在子城南门虎节门外的护城河以南。当时虎节门外大濠,又名大航桥河,航运十分繁忙,河岸也逐渐形成了居民区。《三山志》载:“旧黄巷,永嘉南渡,黄氏已居此。”可见,“三坊七巷”开始有了雏形。到了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里人陈去疾中了进士,其所居地改名曰桂枝里,说明福州城中轴西侧的坊巷已延伸至今桂枝里河沿。
唐天复元年(901年),闽王王审知出于“守地养民”的需要,大规模修筑罗城,其南门称利涉门,已扩至安泰河沿。这样,就把大航桥以南原来已经形成的居民区、商业经济区括入了城内。罗城的分区布局仍以大航河为界,政治中心和王孙贵族的府第居于城北,平民居住区和商业经济区安排在城南;而且强调中轴对称,城北中轴大道两侧为衙署,城南中轴两旁分段围筑高墙,构成严整的坊巷。这和唐代都城长安的城市布局是一致的。《三山志》“罗、夹城坊巷”的名目中已逐一记载了今“三坊七巷”里的三坊六巷(只少吉庇巷);而且连“后街”的地名都出现了。这就说明,至迟到唐末,古福州“三坊七巷”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了。
梁开平元年(907年),王审知拓建夹城。宋开宝七年(974年),福州知州钱昱增筑外城。由于城池的不断扩建,“三坊七巷”逐渐处于城市的中心。与此同时,许多历史名人,如黄璞、陈烈、陈襄、郑穆、余深、陆蕴、陆藻、郑性之等先后在此营宅,甚至代代相传。到宋代,“三坊七巷”已经成为福州达官显贵、文士名流的成片聚居地。
“三坊七巷”历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中叶至晚清,发展到鼎盛时期。现存大量有价值的古建筑大都形成于这个时期。而且,清嘉庆、道光间,进士刘心香已将“三坊七巷”入诗:“七巷三坊记旧游,晚凉声唱卖花柔。紫菱丹荔黄皮果,一路香风引酒楼。”道光年间,在林枫《榕城考古略》“巷中·坊巷第二”中,正式出现了“俗有三坊七巷之名”一词。民国初,著名诗人陈衍的名句:“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更使得“三坊七巷”脍炙人口。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4-26省委文明办检查指导建宁县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
- 2016-04-26建瓯市:高位嫁接帮扶 文明引领风尚
- 2016-04-25龙岩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会议
- 2016-04-25涵江区新建“无违建”创建示范点助力文明创城
- 2016-04-22省委文明办督查连城县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
- 2016-04-22省委文明办定于4月28日上召开农村社会风气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