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8号,华西都市报发布了这样一则新闻,11月30日,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务本乡村民邓某25岁的儿子跳入金沙江,自杀身亡。12月3日,遗体于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被渔民发现,由于渔民要求收1.8万元捞尸费,邓某家境困难,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无奈只能让其儿子遗体浸泡在江中。直到6日,在多番协商下,邓某给渔民付了5400元,其儿子的遗体才被捞起。而至此,其儿子的遗体已在江中浸泡了7天。
新闻一出,微博评论就近万条,很大一部分民众在问责打捞者挟尸要价的时候,用尽各种谴责词汇诸如:冷酷、肮脏、无耻、卑劣、丧尽天良、十恶不赦……对他们的冷漠也更多的是道德评判。但事实上,单纯谴责冷血的打捞者,并不存在多大的实际意义,因为一方面我们无法保证此类事情不再上演,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我们无法彻底断绝打捞者的“营生”手段,因为这只会让遇难家属求援无门,我们也不能说,打捞者若降价就是合理的,我们更不能奢望,打捞者把打捞遗体当成见义勇为,冒着生命危险每天义务劳动积德行善。
只是在全社会不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精神的今天,我们很难想像挟尸要价这种几近于挑战社会道德底线的行为,却一再的在这个文明发展的社会中上演,面对金钱的利益与诱惑,人文精神似乎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我们也无法回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指路要钱了,上厕所要钱了,连捞尸也要钱了,人与人之间仿佛只剩下钱了,一切都变得如此彻底,如此冷漠。
打捞遇难者遗体,这本应是一种生命的告别仪式,而当死者遗体被当成了用来讨价还价的“物品”的时候,生命的尊严变荡然无存,这不仅是对人性的悖逆,更是对生命的亵渎。面对冰冷的尸体,倘若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就会失去应有的人性温度。当然也有一部分民众在问责打捞者的同时,也在问责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缺失,但是在这里不得不说一句,任何社会机构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而文明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更多的是文明的人心,而不是靠着政府打造一个又一个所谓的福利机构,道德文明应该是一种隐形的约束手段,而非白纸黑字的机构制度。
基于这样的事件,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道德深思,是向全社会发出人性回归的呐喊,因为只有源自于人心的道德温暖,才能真正换回这个健康社会该有的道德文明,才能真正的杜绝此类事情的再度上演,那些逝去的生命才能免受金钱的尴尬。(毛梦婷)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