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做一件善事,很多人都可以。但如果坚持一周、一个月、一年呢?可能很多人就做不到了。3年多前,厦门一位企业老总萌生了“日行一善”的想法,并开始身体力行,也引导自己的员工一起去做,到现在已经坚持1000多天了。
张思达和员工在更新“孝顺金”的发放清单
从2012年6月的某一天起,厦门优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杜秋燕的邮箱每天都会收到来自董事长张思达的邮件。张思达从那个时候起开始做日行一善,并分享给自己的员工。
一开始通过邮件分享,后来是微博。受到触动,主动加入的员工越来越多。3年多来,日行一善已经成为这些人的习惯,他们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别人。他们做的善事不算大,让座、乘电梯时等别人一会、给别人一个微笑、给家人一个拥抱……难得的是坚持。他们收获了什么?———“很多人想改变别人,但很难,我们改变了自己,世界也跟着变了。”
[初衷]
向上向善从小事做起
“人善了,事就小了”、“心大了,就幸福了”,在通往厦门优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楼梯上,每级台阶上都写着这样的话。
3年多前,张思达偶然接触了国学,对其中倡导“向上、向善”的思想很有感触。
什么是善?并不一定要见义勇为、到路上扫大街才是善,普通市民哪能天天遇到这样的大事?“日行一善,更多的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做起,只要是利他的,就可以去做,比如开车不打手机、不浪费粮食等,很多人都可以做到。”
带着这样的思考,张思达开始在公司内部向员工倡导日行一善。
2012年6月,在公司内部的启动大会上,张思达现场给自己征集行善监督员。张思达回忆,当时只有4名员工主动报名监督自己,大部分员工对日行一善还是持观望的态度。
“我们也想看看董事长可以坚持多久。”杜秋燕说。此后的几天,张思达每天都会记下自己当天或大或小的善行,并通过邮件发给这4名监督员。几天之后,张思达将全公司员工都纳入监督自己的行列,每位员工每天都能收到董事长发来的行善记录。
10天、20天、30天、50天、90天……看到董事长始终坚持日行一善,很多员工动容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日行一善的队伍。
[倡导]
鼓励行善 设立“孝顺金”
如今,在公司内部,只有刚参加日行一善的员工才需要在一年里记录自己的日行一善行为,满一年就可以不用记了,因为日行一善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让刚参加的员工记录,是为了帮他们养成这个习惯,也给员工提供一次审视、反思自己的机会,让行善潜移默化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员工是否想参加日行一善,张思达没有强制命令。最高峰的时候,他的两个公司、300多个员工有80%的人参加。
为了鼓励主动参与日行一善的员工,张思达设立了“孝顺金”。只要员工坚持日行一善并将一个季度的记录发给公司的工会,下季度起,公司每个月会给员工父母发放200元“孝顺金”,替子女孝顺父母,这也是日行一善。为此,公司每个月要为此多支出几万元,一年达几十万元。
公司的日行一善潜移默化地延伸到了公司之外,不少单位慕名而来,向张思达取经。据不完全统计,公司制作的《日行一善行动手册》已经陆续发放了一万多册。“我们是软件企业、互联网企业,传播日行一善不是我们的主业,但这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
大家日行一善的过程中,也不全然一帆风顺。有时候随手做件善事,反而会招来异样的眼光,张思达坦然看待,“不用理会这样的眼光,我们又不偷,也不抢”。
张思达也说,其实不要把日行一善标榜得太高。“日行一善也不是万能药,不会改掉一个人所有的缺点,但起码它会让你朝着好的方向前进。”应该带着平常心来做这件事,大家随手做好日常的、身边的善事,改变自己,世界就会很不一样。
[收获]
意外回报 人际关系改善
3年,1000多天,日行一善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有一次,张思达在电梯里碰见员工,聊起大家对日行一善的看法。“他们告诉我,最直观的就是省钱了。”员工解释,因为日行一善,大家都有了节约意识,吃饭不会浪费,按需点菜。
员工杜秋燕说,3年下来,感受最大的是她的男朋友,“他说我脾气变好了。”很多员工参加了日行一善,没想到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邻里关系、亲子关系等人际关系也因此改善。
公司里有许多“90后”,他们之中也有许多人参加日行一善。“90后”员工方旭的行善记录里,小事占据了多数。“善不一定要大事,小事也是善。”对此,方旭挺自豪。他偶尔会将日行一善内容发布到微博、朋友圈,总能收获满满的点赞,甚至他的几个同学也自发加入了日行一善的队伍,通过微信等记录自己每天做的善事。
副总经理张展也是日行一善的积极倡导者。有一次,他开车时不小心在停车场里刮擦了另一辆车,因为急着离开,他给车主留了纸条,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担心纸条被风刮走,张展还给旁边的店铺也留了电话,请他们转告那个车主。后来这件事解决得很好。有一天,张展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提醒他车窗没关上。原来,电话是当时那个店铺的店主打的,他对张展当时的善行印象深刻,也留下了他的电话。“行善真的会有回报。”张展感叹。
日行一善对发起人张思达又改变了什么?
“我的原则变了。以前做决策主要依据‘得失论’,现在变成了‘善恶论’。只要对员工、对客户好,只要自己力所能及,我就会去做。”原来性子比较急的张思达也感受到了自己明显的变化,过去“坚硬得像石头”的心变得善良、柔软、慈悲。“现在要让我生气还是比较困难的。”(海西晨报)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5-07-28龙文百岁老翁四世同堂 孝顺兄弟传承孝道照料多年
- 2014-09-24用爱和行动诠释孝顺:好儿媳照顾中风公婆23年
- 2014-08-11父亲早逝母亲扛起重担 孝顺男生穷而益坚不服输
- 2014-04-15孝顺儿子载着妈妈去看大海 路遇铁片母亲被割伤
- 2014-03-19福建农大孝顺老师带母上课 网友赞:最美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