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什么?据《辞海》解释,是指一家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等。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关治家的内容。家风不同于家规、家训,也不等于家教,在每个人心目中,对家风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中国人历来注重家风,特别是那些大家族,之所以能够人才辈出,往往得益于良好的家风。时下人们一提到家风,往往很容易联想到晚清重臣曾国藩。曾国藩虽是封建官僚,但他文化学养深厚,注重培养后人,治家作风严格,自已以身作则。以致后代人才辈出,在政界、商界、学界之中都不乏杰出人物。他立的规矩是,“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 曾家女性既有出国留学者,更有学有专长者,这与曾国藩的谆谆教导显然是分不开的。据说曾国藩留给家人十六字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仔细品味,反复琢磨,这十六个字,委实是金玉良言、一字值千金!
在我们家乡,每逢过年,许多农户的门上都要贴上这样一副对联:“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这是颇有深意的。姑且不说我们的国家目前还不富裕,就是将来富裕了,勤俭节约的精神也不能丢。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徳,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良好精神风貌的体现。看来,我们应该牢记那副对联,积极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也许不是每个家庭都像曾氏家族那样显赫,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培育良好的家风。家境贫寒,可以要求子女“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刻苦创业;家庭殷实,也应该明白“家有千金,不如日进分文”、“ 坐吃山空海也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这些有益的教诲 。
良好的家风,教给子女的是优良品质,传给后代的是精神力量。“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京剧《红灯记》里的这句唱词,较好地说明了人的成长与家庭环境、家风、家规的密切关系。我们分析成功人士的经验之道——比如自立、自强、刻苦、拼搏,比如仁义、助人、坚定、勇敢;常常可以从他们的家庭环境中寻求到基本来源。
无数事实都说明,一个人在家庭中尊老爱幼,谦虚谨慎,克勤克俭,严格自律,讲正气,重情义,他﹙她﹚在单位里、社会上往往能够表现良好;反之,一个人在家庭里我行我素,没规没矩,无情无义,无法无天,既不把文明道德要求放在眼里,也不把法律法规记在心上,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尊重人,什么是勤俭持家,甚至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信奉“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视“啃老”、“ 吃父母” 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而当涉及赡养父母,或帮助有困难的家庭成员时,则往往推三托四找借口、“踢皮球” ,“拔一毛而不为” 。这样的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帮助,久而久之,就势必成为家庭的孽子,社会的败类,国家的“废品”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笔者认为,“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这十六个字,不妨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并成为我们培育良好家风的重要内容。 (孙杨生)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3-24勤俭节约是场持久战
- 2014-03-18涵西幼儿园道德讲堂:勤俭节约
- 2014-03-12《勤俭节约农大视频》走红网络 集齐"校园版大咖"
- 2014-01-22让勤俭节约是一种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