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首页>文明热评> 正文
最美孝心少年 社会道德教育的活教材
http://wmf.fjsen.com 2013-11-25 17:20 杨禾 来源:转载请注明 我来说两句

11月7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揭晓了最美孝心少年名单。经过六个多月的寻找和推选,黄凤(安徽)、吴林香(重庆市)、邵帅(江苏)、龙花(湖南)、徐沁烨(浙江)、赵文龙(内蒙古)、路玉婷(四川)、高雨欣(黑龙江)、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湖北)、王芹秀(福建)11位少年荣获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称号,谢宇慧、于统帅等21位少年荣获“特别关注孝心少年”称号。(人民网)

“最美孝心少年”的行为事迹,可亲、可敬、可感,他们的事迹为当下社会的教育提供了一部生动教材。这部生动鲜活的教材必能飞临万家,在社会上烘托出良好的氛围,产生直指人心的心灵震撼,谁都可以学、可以做,不仅让青少年,更让忙碌中的成人,驻足思考自己肩上所应担当的责任和义务,在社会上勇敢地撑起“孝道”大旗,在全国范围内很好地开展了一次孝亲敬老的孝道教育。这种教育不是说教,不是灌输,而是用这些孝心少年的善行孝举来感化人、教育人。

“孝道”是中国人最基本、最传统的文化,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传统中华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不能割断,民族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弃。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近年来,一些人对“孝道”开始愈发淡漠,孝亲敬老的行为在社会上变得愈发珍贵,以至于有关部门不得不立法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孝,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带有温度的情感和行为,冰冷的法律可以强制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却无法唤回带有温度的人伦亲情。因此,孝道的回归还是要靠个体的自觉,而个体孝道观念的重塑则离不开社会教育。

这次获奖的每一位孝心少年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高贵品质,塑造了当代少年的最美形象,成为当代人道德教育的活教材,新时期的好榜样,在全社会营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弘扬励志成长、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良好舆论氛围,将孝心孝行人人演绎,相信这将成为践行“中国梦”的主题贯穿始终,贯穿中国整个历史的进程。 (杨禾)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