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 正文
“送母进救助站”不能止于道德批判
http://wmf.fjsen.com 2013-10-31 14:44 杨燕明 来源:四川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回去吧!孩子在这里(谋生)不容易。”说着这句话的时候,71岁的杨李氏涕泪交流。国庆节当天,刚到广州,她就被儿子送到了救助站门口,冷冷地留下一句:“他们会买票送你回去。”儿子转身走了,第一次出远门的杨李氏愣在原地,不知所措。杨李氏的遭遇并非个案,外地老人在穗遭子女遗弃的事时有发生,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每周至少接收2-3名类似遭遇的老人,特别在大小黄金周之后,这些被子女遗弃的老人还会增多。(10月20日《现代金报》)
子女们这样的行为,的确是罪不可赦的,对其进行道德批判、舆论审判等,一点都不过分。羔羊尚有跪乳之恩,乌鸦也有反哺之情,作为人,岂能没有半点感恩之情?岂能如此冷若冰霜?岂能这般对待自己的父母?这样去拷问当事父母的子女,显然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不过,要审视“送母进救助站”一事,却不能止于道德批判。毕竟,一味地进行道德谴责,并不能解决问题,下次再有类似事件发生,还是道德批判,那便会陷入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甚至让公众审丑疲劳。因而,必须对类似事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与解读,才可能治愈这个社会顽疾,也才能避免下一次的悲剧发生。
对“送母进救助站”一事来说,一方面,这涉嫌遗弃罪。根据《刑法》第261条,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如触犯该罪,将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不过,现实的尴尬在于,法律依据有,但状告自己子女的父母几乎没有,法律便处于“真空地带”,对现实的行为无法进行必要的约束,便也不难理解了。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3-10-31欣闻“道德品质成择偶首要标准”
- 2013-10-31重拾被忽视的“道德”
- 2013-10-31道德引领和谐之路
- 2013-10-31感受道德风尚 传播道德正能量
- 2013-10-31让道德模范的光辉照亮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