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谈起建设生态文明,不少人认为,这就是绿化大地、美化环境。在农村,主要是植树造林,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在企业,主要是栽花种草、治理污染……以笔者之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重视生态环境的优化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有的甚至还需要加大力度,但同时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要从最基本的节约社会资源做起,要认清节约社会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紧缺,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和13%,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储量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这就决定了必须重视节约资源,确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做好资源节约,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加大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致使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制约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落实。如果我们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势必会出现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的窘境,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将难以完成。
节约社会资源,从宏观层面上,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国家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推动节约资源的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要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及有利于能源节约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要积极开发和推广节约、可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高度重视保护淡水、石油、土地等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加强舆论引导,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更加浓厚的“节约资源,匹夫有责”的社会氛围;要突出重点和行业,加大监督执法和服务力度,查处和曝光严重浪费社会资源的行为。
节约社会资源,从微观层面上,要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在加速经济发展中,要把节约资源放在突出位置上,尽最大可能地多节约土地、能源、水源,多利用各种废渣和其他可替代资源,千方百计实现节约能耗指标。要增强大局意识和精品意识,减少浪费资源的“政绩工程”和“返工”现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每一个家庭和个人,要强化资源意识、节能意识,自觉使用节能型产品,并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个购物袋等方面做起,通过一个个细微之处很好地建设“生态文明”,展示我们的精神风貌。
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牢固确立节约资源与保护生态并举的理念,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通过上上下下、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资源充裕、环境清新、和谐美好的生态家园。(李兆奎)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