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
细看新“24孝”的内容,觉得很有呼吁的必要。比如说,经常带爱人子女回家、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这样一些内容,为人子女难道不应做到吗?
但让人感到不安的是,孝顺的内容很多,为何只选择24项内容,难道是要“傍”旧“24孝”?虽然说新“24孝”没有旧“24孝”惨烈,但有一些内容,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更不是人人都必须做的。比如说其中的“教父母学会上网”,对于城里人来说,这一条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许多农民和农民工来说,本身都不会上网,也用不起网,怎么去教父母上网?
由于现实情况不同,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这24项内容;由于各人想法不同,也不是所有父母都需要子女做到这24项。孝顺更多带有主观性,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孝顺一旦标准化,也就必然走向庸俗化、形式化。旧“24孝”为什么不能深入人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了形式,忽视了人心人性人情。
孝应该呼吁,但不必标准化。这种呼吁,可以具体一点。比如说“常回家看看”,唱唱可以,提倡应该,但没有必要将其上升为孝顺的标准。不仅是孝,任何道德领域的东西,都不应制定标准。将道德内容标准化,反映出一种道德速成的浮躁。而事实上,道德有着自身的规律,也受着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因素掣肘,根本就不可能速成。强扭的瓜不甜,强求的道德就是“四不象”——看起来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其实它是麋鹿。
孝顺不需要一场标准化运动,道德也不需要一场标准化运动。即使担忧孝心下行,焦虑道德滑坡,也应该老老实实按照规律,用心做好“心灵的事业”。对于孝,可以呼吁不必标准,也没必要定个“24”的上限。(毛建国)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