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倾情公益,敢管闲事,一管到底。宝岛公园环境由乱到治,老人功不可没。
【人物简介】 1938年3月出生,江汉区原政协委员,北湖小学退休教师。曾多次荣获江汉区先进教师。
江岸区宝岛公园,有一支爹爹婆婆组成的“银发护湖队”。他们臂戴红袖章,轮流值班,昼夜巡湖,义务协助公园进行日常管理,使曾在全市公园文明指数测评中名列倒数第一的该园,不到两年脱胎换骨。
“银发护湖队”的发起人和队长,是74岁的刘智修。
烦透噪音投诉不管用 全市首支公园“银发护湖队”诞生
面积只有中山公园一半的宝岛公园,被民居包围,环湖住着5000户居民。陆地面积窄小,除了一条环湖路,就是一座湖心小岛。公园分属水务、园林、城管3个部门管理,没有财政拨款,在编人员7人全是女性。
缺钱少人,公园管理举步维艰。噪音扰民、乱丢垃圾、湖中垂钓……乱象纷呈,居民投诉不断。
2007年,刘智修入住公园周边。有心脑血管疾病、神经衰弱的她,被公园从早到晚喧嚣的噪音吵得简直要发疯。同病相怜的几位老人听说她当过区政协委员,请她出面管一管。
刘智修决定“出山”。她不断向公园和市、区有关部门投诉,但收效不大。2010年7月,刘智修向上任不久的公园负责人袁革辉毛遂自荐:“我来帮你们管公园。”
她成了编外员工,天天义务巡湖,有事随叫随到。一个人忙不过来,她动员7位晨练老人帮忙。去年3月,又发起成立全市公园首支“银发护湖队”,队伍如今扩大到42人。
如今美丽的宝岛公园带给人们宜居环境,这得益于一位74岁老人的“敢”。
敢说,敢干,敢管,敢维权,刘智修老人对不文明行为的“敢”,诠释了“敢为人先”的精神。
刘智修老人的“敢”与“坚持”,换来了一支42人的志愿者“同道”,换来了家园的美丽与宁静,换来了环境的友好,而这些,与两型社会的发展方向相吻合。这些可见可感的成果虽然细微,谁又能说它不是“卓越”的具化呢?
你敢打人?! 再狠的人她也敢管
刘智修年纪大,个子矮,手无缚鸡之力,管起闲事来却很厉害。再“狠”的人,她也敢管。
2010年11月,有一群人天天到湖心岛打陀螺,吵得居民叫苦不迭。袁革辉去劝阻,被十几个大汉围住。一名身高1.80米的大块头要动手。刘智修冲过去张开双臂护住袁革辉,厉声说:“你想干什么?”大块头没敢动手,这群人悻悻而去。
去年6月,到宝岛公园钓鱼的人蜂拥而至。放入湖中清洁水体的鱼儿受到严重威胁。公园职工劝阻时,一些钓鱼者破口大骂。
刘智修带领志愿者早晚盯防劝说。人一说话,鱼儿就受惊游走。钓鱼者见此阵势,纷纷收竿走人。最后只剩下十几个难啃的“骨头。”
得知绰号“庆庆”(化名)的钓鱼者最难管,刘智修亲自出马。刚一开口,“庆庆”就圆瞪双眼,凶巴巴地说:“你再管,我把你丢到湖里去!”老人一把抱住“庆庆”往湖中拽:“好!那我们就一起下湖。”“庆庆”连连告饶:“好好,我不钓了。”
刘老师管“闲事”,感动了周边居民。现在,只要公园有不文明现象,居民都自觉劝阻。宝岛社区居民张义说:“刘老师他们是戴袖章的志愿者,我们是不戴袖章的志愿者。”
刘智修的精气神:人人敢管 才能管好大武汉
刘智修说:“一座城市要搞好,政府是主导,但老百姓作为社会一分子,也责无旁贷。人人敢管,城市才能管好,社会才能进步。以前,几乎没人相信宝岛公园会管好,但靠“公园+居民志愿者”的管理模式,最终成功了。”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