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热点>社会民生 >正文

韩城“赵氏孤儿”墓多年无人保护
来源:西安晚报 2012-02-14 编辑:黄水来

一座墓冢部分已坍塌。

  本报渭南讯 我国“四大悲剧”之一《赵氏孤儿》的历史故事见证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埋葬着春秋时晋国赵武、程婴、公孙杵臼的“三义墓”,多年来由于无人保护破败不堪,亟待修缮保护。

  “三义墓”见证历史故事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义墓”位于韩城市西南10公里巍东镇堡安村东南的古寨内,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的祠墓仅有数公里远。《赵氏孤儿》呈现的故事是晋国忠臣程婴、公孙杵臼等人历尽艰辛、受尽迫害,在险象环生中保全了孤儿赵武,并终于除奸报仇。赵武出于感恩,死后与二位忠臣同葬一处,人称“三义墓”。

  墓地四周筑有围墙,高3米多,系夯筑,当地人称“龟鹤寨三义墓”。墓地有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和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修碑文三通。墓前均有碑楼,稍偏北一座墓碑上刻有“晋卿赵文子墓”六个隶书大字;偏东南处两墓并列,分别刻着“晋公孙义士杵臼墓”、“晋程义士婴墓”。碑的上款刻着“清进士兵部侍陕西抚巡毕沅题”字样。三墓均为砖砌圆形墓,墓前均有墓碑。春秋时韩城曾为晋国地,称少梁。相传程婴为少梁附近程庄人,赵武后裔居少梁,少梁村中赵姓与程姓为其后裔。《史记·赵世家》记载了程婴、公孙杵臼救孤儿赵武的事迹。根据这一事迹创作的古典历史悲剧《赵氏孤儿》是最早介绍到西方的中国戏剧作品。在如今的韩城市,还有许多遗迹诉说着当年的故事,位于城西南的魏山有救郎坪,传说这里就是藏匿赵武15年的地方。明朝中叶以后的近500年间,韩城全市共建有四处救郎庙。

1 2 3 下一页

首页> 国内热点>社会民生 >正文
相关新闻
·我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
·全国文物普查 我省现一批"宝贝"
·京文物保护资金投入增至每年10亿
热点推荐更多>>
互动精选更多>>
福建要闻 国内热点 文化教育 热点专题
台海播报 环球扫描 娱乐体育 互动反馈
生活服务 论坛热贴 博文精选 报料投稿
< 返回首页 | 回到顶部 >
东南网旗下网站 | 律师严正说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