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采用公元纪年,不过是为了在时间上与世界有同一个参照系,不信教的中国人,谁会在元旦的时候想起什么耶稣基督来啊?正如母亲节的时候,中国人想到的肯定是自己的母亲,不会是那位“洋妈妈”,学者们也太过虑了。
当然,虽然“2000年”是另一种文化中的两千年,世纪是别人的世纪。可我们当时也挺高兴、挺激动的,为什么呢?
我不信上帝,所以我不能说:在上帝的眼里……。我只好假设有一位超越时空的“历史老人”。那么,在历史老人的眼里,时间应该是无始无终的。如果找不到一个理由作为一段时间的开头,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元旦”、没有什么“节日”,没有什么“纪念日”了。我不能想象,如果是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失去多少意义:我们有什么理由,忽然在某一天,回顾起人类的或自己的一段历史;我们有什么理由,忽然在某一天,怀念一位杰出的伟人;我们有什么理由,忽然在某一天向亲人和爱人,表达我们的怀念、感激和爱意。这就是我们接受节日的理由——尽管有的是洋节,因为每一个被赋予了特殊含意的节日,都给了我们纪念、追思、感激,狂欢……的理由。这与崇洋媚外毫无关系,西方那些与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感情不相融的“节”,我们就没有盲目地去“过”。“愚人节”在小青年中新鲜了几年,就没热起来,“复活节”根本就没人提起,“万圣节”也没中国人学人家扮鬼吓人,这说明,我们对节日是的选择是符合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的”。我们只选择那些中国文化中缺少,而我们又需要的节日,来丰富我们的文化。所以,中国人过洋节,不过是洋为中用嘛。
既然只是借节日之名,表达自己的感情,既然国际上已经有了符合我们感情需要的节日,又何需另搞一套?再说,春节的时候,我们看到法国、英国、美国的一些洋人,也跟着中国人穿唐装,行拱手礼,过大年,不也挺高兴的?人家爱了我们的文化我们就自豪;我们的小青年爱了人家的节日,就不高兴,也太双重标准了吧。(蜗牛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