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视频> 泉州生态建设十五大工程 > 正文

泉州整治农村家园环境 打造“美丽乡村”

2014-08-15 16:29:10 卢金福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8月15日报道 本网记者 卢金福

零星散布在山间的古大厝犹如坠入绿海的红花,耳边蝉鸣鸟叫此起彼伏,这是位于南安眉山乡东南部的观山村,它是当地“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示范村。过去,观山村和许多农村一样,生活垃圾和污水遍地都是。如今从泉州北部的泉港到南部的南安,从西部的永春、安溪,到东部的晋江、石狮,泉州大地到处都在建设“美丽乡村”。

2012年,泉州市召开建设“美丽乡村”动员大会,并出台《泉州市建设“美丽乡村”五年行动计划(2012-2016)》,吹响了泉州“美丽乡村”建设号角。泉州争取通过5年坚持不懈的推进,使泉州广大农村的面貌有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生态优先建设“美丽乡村”

观山村只是泉州“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例子。据介绍,泉市美丽乡村建设实践肇始于永春县,2012年,永春县出台文件,计划每年抓好10个县级示范村和一批乡镇级示范村,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

泉州通过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项目的建设,不断挖掘整合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有效彰显村庄特色,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韵味逐步显现。永春县今年又推出了东平镇太山村、洛阳村以及岵山镇和林村、茂霞村等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村。

据介绍,泉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规划的整体,坚持生态优先,根据农村的未来发展方向,制定村庄的产业和空间布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在农村鼓励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吸引城里人到农村消费。开展农村劳动力的护工、保姆和名小吃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美丽乡村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城乡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

“要根据农村的发展形态,建设美丽乡村,不一定都变成旅游景区,而是要让老百姓宜居,环境卫生整治,污水能排出去,农民的收入提高。”泉州市农办副主任钱瑞峰介绍说。

今年泉州市级财政安排6200万元投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较去年增长24.0%。截至7月底,累计下达项目经费4355万元,占70.2 %。其中,“5520工程”(即5条美丽乡村示范线,5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计划实施项目246个,年度计划总投资59701万元。

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

没有产业的支撑,农民没有收入,建设美丽乡村是不可持续,对此,泉州市从思考和解决谁来种田、谁来养猪入手,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

据介绍,目前泉州全市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435家、注册资金总额47.61亿元,注册成员总数14.35万人,带动农户35万多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25%以上,联结基地面积67万亩,年为农户直接销售和代理销售农产品近20亿元。

泉州从提高土地产出率入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精品农业。以品牌农业为目标,提升特色农业的市场占有率。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家、省级32家,无公害农产品352个、绿色食品94个、有机食品1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2个、福建省名牌农产品51个。

今年省级计划泉州市实施设施农业项目42个,投资5.1亿元以上,上半年已建成19个项目,完成计划的45.24%,完成投资2.7274亿元,完成计划的53.48%。2014年市级财政安排5980万元,大力推动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有力地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

今年,泉州市财政安排150万元用于扶持农民素质提升和技能培训。成立“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泉州市家政服务培训基地”和“护工培训基地”,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实用人才带头人、阳光工程、家政服务、护工和风味小吃等培训,累计培训学员11.15万人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