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这首引发不少人共鸣的歌曲《中国话》,此刻听起来却有些五味杂陈。 2019年1月25日,北半球的寒冬,一封“苦口婆心”的警告邮件冻住了中国留美学生的心。当我们同自己的同胞说母语时,却被警告三思而言,否则可能会错失实习和工作机会。这一邮件不免触动了他乡敏感,激发了情感共鸣,一时间引发舆论关注,包括《中国日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在内的中西方媒体相继报道。那时,我刚来到美国杜克大学准备开始为期1年的访学生活,既憧憬又不安。 次日,杜克大学生物统计系所属杜克医学院院长克罗特曼发出致歉信,并宣布邮件发出者不再担任相关项目的负责人。但这并没能力挽狂澜。学校随后又宣布将举行“支持不同语言背景的杜克社区成员”论坛,学校领导会出席该论坛。 论坛如期召开,走进会场才发现,本以为人丁稀少、沉寂冷清的会场,却已有不少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职务的杜克人集聚于此,校方代表早已落座。一位绅士在和陆续赶来的中国学生代表一一打招呼,他面容温和、平易近人,还向中国的留学生们拜早年。首先上台发言的是一位美籍华裔学生,“请允许我首先用我的母语对我的发言进行陈述”。仅此一句,便让在场所有华人忍不住鼓掌,直到女孩用英文说“我虽生长在美国,但却永远不能、也不会摒弃血脉文化”,全场掌声雷动,有人已经开始落泪。 随后是本次论坛的主角——一组中国留学生代表的发言,他们肯定杜克内涵,却也抗议伤人现象;他们表达失望愤慨,却也难掩未来希望;他们渴求获得先进教育,但也热爱中华文化,尊重文化多元。他们从“情”出发,表达愤怒和恐惧,字句铿锵,不失风范风骨;他们从“理”论证,引经据典,博古论今。于情于理,他们指出学校过失之所在;合情合理,提出对学校的诉求。此时,校方代表在台上也为之动容。主动发言的人更是排起了长队,大家纷纷发言,或慷慨激昂,或神色沉稳。身在现场的我看不到熟视无睹的“自扫门前雪”,有的只是感同身受的共鸣。论坛结束后,走出会议厅的瞬间,我甚至感到了冲击后的恍惚。 第二天,杜克的校长发布了声明,重申杜克的多元内涵,也许这是最好的结果。 几天后便是中国的农历新年,杜克大学校园里中国灯笼、对联和剪纸随处可见,点缀在典型的西方建筑之间,一派喜庆的春节气氛。几名外国学者及学生努力地学着剪纸,几名外国学生已经准备好了笔墨对联,还有美国小朋友在红纸上写着“福”字……他们正在与我们同庆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刚出锅的饺子冒着热腾腾的水汽,驱走了寒冬的凛冽,温暖了远离故土的中国学生学者的心。 发生在杜克大学的这次事件从抗争到缓和,再到解决,海外华人的智慧与果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场风波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同种族的人只有尊重彼此的文化,才能实现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 (作者简介:张斯琦,吉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清华大学博士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