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看美国 > 正文

40年了,美国青年中文学得如何?

2018-12-24 09:21:43   来源: 新华国际头条  责任编辑: 林进  

“这就尴尬了!”

见到我这个中国人走进教室,凯琳压力山大,只好大笑一声,捂住自己的脸,字正腔圆地感叹。

凯琳要做毕业演说,主题是“中国哲学和我”。班上同学来自美国、印度、日本、新加坡等国。除了我和授课老师,没有人的母语是中文。

课上规矩只有一条,“说中文”。

神奇动物

“我和朋友丽贝卡在想,能不能用新形式,向美国人介绍中文的乐趣?”

凯琳演示了她的想法:把动物们都画成汉语里的样子——

各国同学笑声、掌声不断。凯琳很得意。

凯琳年幼时曾在泰国生活,学会用筷子,对亚洲文化产生朦胧好感。

2006年,“为要挑战最难学的”,凯琳大学一年级开始学中文。3年后,她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毕业后又到中国教英语。吃多了川菜和烤鸭,走多了巷弄胡同,凯琳发现自己对中国文化是真爱。

“我也想继续投身教育和交流。”

所以她来到明德学院蒙特雷国际研究院(MIIS)学习,选修中文,“我们不是学词汇、语法,我学过三国演义、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今年学习孙子兵法。”

卡琳强调,“我们现在学的,是文化。”

人生抉择

塞琳的妈妈,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女儿会因为中国和自己起冲突。

“我想做中文学习和研究,不想走妈妈为我设计的人生。”

17岁的塞琳,就读于美国蒙特雷县最好的学校之一——卡梅尔中学。她的妈妈是土耳其移民,希望女儿接受最好的教育,将来有一份高薪工作,比如做医生,受人尊敬,“挣得也多”。

塞琳的生活按部就班,直到有一天,她在学校选修了中文。

“中文很有意思!”

2014年的暑假,塞琳前往中国参加交流项目。她去了北京、上海、郑州,见到了长城,吃到正宗中餐,接触到活生生的东方。

“长城实在太雄伟了,走得我脚都酸了……中国人都很和善……之前听说中国空气不好,但事实上,在郑州的时光是我皮肤最好的一段时间。”

中国在塞琳的脑海里久久萦绕,但妈妈的“美国梦”也根深蒂固。“她知道了(我想继续学中文)应该会很生气。但我们都很固执,所以现在先不谈这个,等申请大学时再说。”

与塞琳同学中文的一些学长学姐考入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学校,并继续自己的中文学习。

塞琳说,“希望我妈妈有一天能够理解,学习中文有未来。”

前途光明

过去40年,中文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开课增速最快的语言之一。

根据美国现代语言学会报告数据,1980年中文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开课数为11366门,2016年为53069门。

若将时间跨度拉至60年,只有中文和韩语、阿拉伯语在美开课数量增长幅度超过8.5倍。而中文开课数位居第一,可谓既有速度又有数量。

学习中文的人数不仅大幅增加,且年龄范围更广。

美国2017年《国家初中等教育外语教学报告》显示,中文学习如今广泛分布于美国初等和中等教育(幼儿园至高中)教育阶段,有超过1100所学校开设中文课程,超过4万名美国孩子正学习中文。

2017年《国家初中等教育外语教学报告》图示。颜色越深教授中文的学校越多。

凯琳和塞琳的学校都提供学习中文的机会,这一点让比较年长的MIIS项目协调员珍妮弗颇有感触。

“在我小时候,比如20年前,中文显然不在学校的课程里,父母也不会希望我们学习中文,”珍妮弗说。

但近几年,珍妮弗都要和中文打交道。

“大家都希望高效地学习中文。有在美国的中文老师,希望保持中文水平;有即将外派的外交官和商务人士,去中国公干;也有想去旅游的年轻人和退休老人,纯粹是出于爱好。”

据MIIS不完全统计,1990年后毕业的270余名参与中文学习的学生中,55%从事商业,30%进入政府部门和跨政府部门供职。

MIIS 1990后中文学习毕业生就业去向↑

珍妮弗感叹:“现在我会考虑让我的孩子学中文。”

在MIIS学习中文的雅各布说,会说中国话、理解中国文化的人好找工作,这是他最开始学习中文的动机,“但你最终会爱上中国文化的。”

MIIS教授中文的戴教授说,相比于技巧,她现在更多向学生传授文化和哲思。“说回孙子兵法,他们现在知道,很多道理都可用在人生上。”

一位美国学生在课上这样分享:“比如婚姻,我应该和我的妻子做到‘知己知彼,战而不殆’,不然就会容易出问题。”

凯琳和全班同学抚掌大笑:“你看,跨文化交流多好,让人看待世界和自身角度更多一重。”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