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侨领俞雨龄:君子如玉 温润而泽
已是73岁的印尼华商俞雨龄先生,每天依旧还在工作着。他的产业涉及酒店、房地产、食品加工、畜牧养殖、百货商店等,但这些看似“正业”的事情,却被俞雨龄当作了“副业”,他日常做的最多的是印尼华裔社团工作,以及大量的慈善公益工作。 “古稀之年”的俞先生,精神烁烁,他那笔直挺拔的身材,得体贴身的西装,整齐的发型以及举手投足间的姿态,无不透露出一种修养,一种风范…… 一 印尼是东南亚的大国,华人华侨有二千多万,是中国人最大的海外侨居国之一,福建籍华人华侨居多半,其中福建福清籍乡亲有五十万之多。 俞雨龄的父亲是上世纪初离乡背井来到印尼东爪哇茉莉芬,母亲则是在印尼出生的“二代侨生”,也如其他华侨家庭一样,他们家是一个多子女的家庭,兄弟姐妹共8人。 同是侨居印尼的中国人,或许福清人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所以很多的福清人都能很快在“第一代”期间“成家立业”,俞雨龄的父亲也是其中之一。他的父亲在上世纪50年代初,在印尼万隆开设纺织厂,生产著名的“777”品牌背心,成为了畅销一时的商品,因此俞雨龄从小就在比较殷实的家庭中生活成长,但也自小就看着父亲在外打拼奋斗,他也潜移默化地传承了中国人的优良品格,以及福清人的特质。 即使到了现在,人们一说起海外的福清人,都会啧啧称赞,因为在他们的骨子里有着一种勇往无前的精神,一种关爱互助的爱心,一种任劳任怨的秉性。 见过俞雨龄的人,都会觉得他温文尔雅、谦虚谨慎、彬彬有礼。与人交流时,是那般和蔼可亲,脸上总带着微笑,说话时的语气也是那般亲切,当谈及自己时,总是表现得十分内敛,让人感觉到他有一身的儒气。 可事实上,与外表不一样,俞雨龄有着非常坚毅的性格。 1964年,俞雨龄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万隆侨中,学校聘他留校,而自己还是坚持从商,在父母的支持下,从此拉开了商界的艰辛拼博的帷幕。 初到雅加达,俞雨龄换过几份工作,但是都不长。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给他的表哥打工,工作6个月后,不知是表哥忘记了,还是俞雨龄不好意思提及工资的事,他没有拿到一分钱。也许福清人都有一个会做生意的聪明脑袋,俞雨龄的商业天赋还是很快就显现出来,那时福清人的社会有一种叫“银汇”的扶持创业资金项目,条件比较优惠,在俞雨龄父亲的协助与大家的支持下,拿到了这笔贷款,并将贷款投入到表哥的公司,成为公司的一个合伙人。而后,他与表哥合作开始做水泥进口业务,并慢慢扩大到轮胎和洋酒的代理,不能说赚得钵满瓢满,但也是利润可观。 1974年,同是印尼的福清人林绍良,开始在印尼投资建造水泥厂,俞雨龄随即停止了水泥进口业务,转而成为了林绍良水泥的分销商。这看似只是一种改变,其实是一种跨越式发展,因为林绍良是当时印尼商界的“巨无霸”,与他合作才是成功的最好途径。 二 年纪大的人都知道,印尼和中国两国在上世纪60年代曾出现过“困难时期”,大批的印尼华侨因此离开印尼。而在这个“困难时期”留在印尼的华人,更是非常艰难,大部分印尼华侨对其苦衷至今仍记忆犹新。但让人惊讶的是,很多的福清人却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其中有些人甚至还在此期间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不仅基于福清人骨子里坚韧的性格,也基于他们敏锐的智慧,更因为他们能抱团扶助,有人因此称福清人为“压不弯的草”。 用俞雨龄现在的话说,福清人“诚信为人,诚实做事,诚恳对人。” 俞雨龄也是见证这段历史的人,他不仅让自己的企业安然度过了“非常时期”,而且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他内心最大的愿望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真切地希望印尼和中国能“重归于好”,因为这不仅关乎两国关系,更关乎两国人民的福祉。 上世纪90年代,印尼和中国关系终于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这让很多像俞雨龄这样的华裔人士感到振奋和高兴。1994年,俞雨龄第一次踏上了“返乡”的路,来到了祖辈生活过的福清县海口乡。 尽管那时的家乡还很落后、贫穷,但家乡人民对他的到来表示出真诚的、发自内心的热情,让他非常感动。“虽然我生于印尼,长在印尼,但中国是我的‘娘家’,印尼和中国我都热爱。”虽然在福清没有自己直接的亲人,但俞雨龄依旧将这里当作了自己的“老家”。 从那时开始,俞雨龄的后半生都在为着这份“热爱”而忙碌,这或许就是他追求的幸福。 三 1998年后,印尼逐渐走向民主改革,政府颁令废除种族歧视,逐步恢复了华族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取消结社限制、开放了华人团休组织,为印尼华人成立各种社团组织,争取与其他民族同等地位和权益创造了条件。 已经担任过五届的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主席的林绍良,有一天请俞雨龄到新加坡会谈,他提出让俞雨龄接过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主席及雅加达福清公会主席的大旗。林绍良这位社团老人对“接班人”一事非常慎重,他能在众多的人选中,下决心挑中俞雨龄成为接班人,认为俞雨龄可以胜任这两个职务,俞雨龄说这对他而言,是最大的肯定和最大的支持。 在俞雨龄看来,接任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主席及雅加达福清公会主席这两个职位,责任重大。他要把侨居世界海外的一个个福清人联系在一起,让大家团结一致、相互帮助,使得乡亲们不仅在印尼乃到世界站稳脚跟,还要得以发展,要身体力行地教育所有年轻福清人“诚信为人,诚实做事,诚恳对人”。因此,权衡再三之后,俞雨龄才答应担此大任。 也就是在这一届任期内,俞雨龄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世界福清社团联谊会及雅加达福清公会。此后几年,在他大力支持与协助下,还把印尼全境已有的28个社团组织联合起来,成立了印尼福清社团总会,使得印尼福清社团总会成为了印尼华裔社会中,最有活力的社团组织,还十分关心印尼原住民和华人底层民众的疾苦,经常发起慈善捐赠活动。 2004年,印尼亚齐发生海啸,俞雨龄迅速联系印尼的南安、晋江等15个福建籍社团组织,以及印尼的山东社团组织,组成了印尼福建-山东赈灾中心,并在印尼报纸上刊登赈灾募捐启示,很快得到了全印尼华人社会的响应,各地的募捐款源源不断,有力地支援了印尼抗灾,这件事成为了雅加达福清公会在当地一个被人赞誉的佳话,也在印尼树立起了海外侨胞、华裔社团的良好形象。2013年,经商议,将福建-山东赈灾中心的十六个的社团为基础,组织成立印尼福建社团联谊总会,以一社团一票无计名投票方式,俞雨龄高票当选为印尼福建社团联谊总会总主席。 多年来,在雅加达福清公会主席俞雨龄的推动下,印尼各地的福清社团开展了形式各样的慈善活动,尤其与印尼红十字等社会团体合作,开展了各项活动,不仅得到了印尼官方的好评,也得到印尼人民的赞扬。 除了在印尼当地,雅加达福清公会在帮助祖籍家乡建设上也作出了积极贡献,不论是修桥建路、资助贫困、兴学助教,还是投资兴业、商业贸易,始终都能看到雅加达福清公会的身影。也因此,雅加达福清公会在印尼和中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2018年11月27日,第九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在印尼雅加达开幕,俞雨龄在会上致辞。夏芳 摄 四 孔子在创立儒学时,设立了一个最高的人格,那就是“君子”。 自古以来就有“君子当温文如玉”之说,而玉者,珍贵亦纯洁,价值虽高但又不同于金银般庸俗。君子如玉,澹泊名利。求志高远,浑然天成,天人合一,洁白无瑕。 古稀之年的俞雨龄,经历过打拼,经历过风雨,将自己打磨成一块温润而泽的玉石,他在“成功”与“幸福”之间,找到了最好的契合点,在人生的旅途上,画上一个个最美的“逗号”,也必将有一个更好的“句号”。 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印尼是其中重要的节点。俞雨龄和所有的印尼华裔都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仅能实现,也一定会实现。 中国因此会更加强大,印尼也因此得到飞跃的发展。这是心里装有印尼和中国两个国家的海外福清人的真实愿望。 (林小宇 兰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