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英美出现分歧 但不会轻易告别“特殊关系”
5月7日,英国大选即将落下帷幕。此次大选党派崛起,选情胶着。英国的视线聚焦国内而忽视了国际外交事务,尤其是与一些传统盟友之间的关系。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发文称,“白宫不再视对英关系为特殊关系”。难道说这段关系真的要终结了吗? 昔日盟友 出现分歧 长久以来,英美之间保持着不成文的盟约关系。 早在利比亚爆发骚乱之初,上任不到一年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就积极倡导设立禁飞区,进行军事干涉。2011年3月,英国积极出兵,与美国相继加入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行列。为显示国际影响力,卡梅伦领导联合政府同美国一起面对着处理好国际事务的挑战。 可是,近年来,英国的步调似乎与美国不太一致了。 在伊朗核谈判、叙利亚内战和北非博科圣地等问题上,英国的反应十分冷淡。据奥地利《新闻报》报道,在对“伊斯兰国”组织的打击中,英国只实施了6%的空袭。 此外,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国之一,英国也缺席了法德联合制裁俄罗斯的外交阵线。今年3月,虽然美英两国都派兵赴乌克兰培训乌军,但相比美国的300名士兵,英国仅派出了35名训练人员。 另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自2010年卡梅伦上任以来,英国推行了大幅削减国防预算政策。这让许多美国高级军官和政客公开质疑英国是否有能力成为军事盟友。 更让美国感到英国渐行渐远的是,今年3月英国自行决定加入亚投行,未与其他西方国家协调立场。这不仅令周边盟国大呼意外,也让至今仍在亚投行“朋友圈”外的美国感到难堪。 这么傲娇,为什么? 英国为何如此“傲娇”、我行我素了呢? 可见,英国找到了它认为更重要的东西。据英国广播公司近日报道,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英国经济增速减半,持续了6个月以来的减速趋势。 伦敦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罗宾·尼布利特在《纽约时报》上说,有时候为了经济增长,必须做应该做的事。 英国国内的舆情风向和当下的选举战况均与经济问题密不可分。专栏作家安妮·阿普尔鲍姆近日在《华盛顿邮报》上刊文称,英国近年急速地向本土主义转向,英国人也不愿支持增加国防预算等大规模外交举措。 有分析称,保守党支持者最关注经济议题,工党支持者最关注社会医保问题。看来,把握住民众最关心的经济民生问题,才有助于在大选中获胜。因此,卡梅伦和保守党选择依靠经济、平衡预算等为大选造势。 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亚洲法律研究中心的王江雨在其评论文章中指出,适当地同美国拉开距离,增强与亚洲的合作,对英国来说是短期解决国内问题的需要。长远看来,这也是“再造英伦的必然选择”。 英美关系的未来走向 对于英国的“傲娇”,此前有报道认为“英国忤逆了美国意愿”,那么,它们的“特殊关系”未来又会如何呢? 英国与美国的关系非常重要,但不见得是必须随时保持步调一致的特殊关系,罗宾·尼布利特在《纽约时报》上对此作出解释。据报道,卡梅伦也称其认为加入亚投行不会破坏英美关系,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已与美方事先讨论过此事。 而美国呢?显然美国也明了,当今英国政府更关心的是发展商业、吸引投资及开发新市场的问题。 美国虽曾因英国的“傲娇”而置气,但据法新社日前报道,奥巴马强调,与媒体的报道相反,美国从未反对英国等加入亚投行。 有专家指出,英美之间的分歧并不会影响两国长期以来的密切关系。对于这个最亲密的盟友,美国表达更多的是担忧。据报道,今年1月,奥巴马私下会见卡梅伦时,就对英国正丧失的军事能力表示了焦虑。 尽管目前英国将重点放在自身的经济发展上,但长远看来,英美国并不会轻易放弃这段“特殊关系”。(刘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