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美国频道>今日资讯> 正文

揭秘中国海军综合试验舰:为新武器发“准生证”

usa.fjsen.com 2014-10-11 15:56:57 来源:南方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李四光”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序列。这是继1997年我国海军第一艘综合试验舰诞生后,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最新型综合试验舰,它的入列,标志着海军科学试验能力的全面提升。

试验舰是为测试研制开发的海军新型装备而专门建造的一类舰艇,是海军新型武器的搭载和试验平台。是否拥有试验舰,是衡量一个国家海军是否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中国海军的多款新型舰载武器正是在试验舰上得到检验后,才走向万里海疆。

军事专家认为,海军新武器装备向“高、精、快、远”方向发展,信息化、智能化、体系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催生了一系列试验任务和一批海防利器的诞生。先进装备的定型,体现了国防工业水平的增强和海军整体作战能力的提升。随着海试任务的常态化,综合试验舰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毫无疑问,和平时期,在试验场上多一些探索,武器装备性能就多一些改进,未来战场就会多一份胜算。

缺乏试验舰 驱逐舰顶上

中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051型舰出现后,以往仅靠陆上试验场进行武器试验的传统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各系统装舰的使用要求,海军于是想到了利用现有的舰船作为搭载平台

按照中国海军舰艇命名的规定,水面舰艇都是以地名、山名、河流名和湖泊名来命名。以人名命名的其实很少,“毕昇”舰(舷号891)、“华罗庚”舰(舷号892)、还有刚刚服役的“李四光”舰,便是为数不多的以著名科学家命名的舰艇。这些舰艇承担着海军新式武器装备的试验和定型任务,目前已服役的很多海军先进的武器装备都是在毕昇号上完成试验定型的。

在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中,试验舰不担负作战任务,却常年征战在硝烟弥漫的“海战场”,经受着舰炮轰鸣、导弹烈焰和神秘电磁环境的考验;其自身并不装备武器,却见证着我军新型舰载武器的发展,海军舰艇的新型火炮、导弹、雷达等要在这里经过测试检验后才能上舰。

“其实,中国海军成立之初,对海上试验舰的需求并不是特别急迫。”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说,由于装备水平及作战使命的限制,作战能力较强的大型作战舰艇几乎没有,绝大部分是一些排水量在1000吨以内的轻型舰艇,舰载武器及舰载电子设备也较为简单。海军大部分新型武器、设备的研制都是以仿制为主,因此,利用陆上试验场进行相关试验便可以满足各系统的装舰要求。

“毕昇”号综合试验舰总设计师徐训古长期从事海军舰船的设计研究工作,也目睹了我国试验舰的发展。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上世纪60年代中期,海军装备科研部门在两艘扫雷舰的基础上,改装建成中国第一代试验舰,主要用于导航等单项试验。“随着我国自研舰艇和舰载电子武器装备的发展,2艘小型的单项试验舰就远远不够了。为此,迫切要求提供能够满足海上试验的平台。”徐训古说。

上世纪70年代,一些新型高性能、技术复杂的舰载武器及雷达、电子设备的研制工作开始进行,特别是中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051型舰出现后,以往仅靠陆上试验场进行武器试验的传统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各系统装舰的使用要求。海军于是想到了利用现有的舰船作为搭载平台,中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051型舰首舰“济南”舰,就在1971年底服役后开展了大量试验。

“实际上(‘济南’舰)当时就是作为中国051型驱逐舰的试验舰来使用,以验证该型舰的航速、稳定性、适航性等基本性能。”李大光说。据了解,在这些试验任务中,最重要的项目是中国海军第一套舰载指挥系统的装舰试验及直升机上舰试验。在随后的数年内,直升机在“济南”舰上进行了数百架次的起降试验,使中国海军逐步掌握了直升机在作战舰艇上起降的相关技术,并对舰载直升机在海上的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有了直观的认识。“济南”舰积累的宝贵经验大部分应用到了后来建造的国产第二代导弹驱逐舰上。

之后服役的导弹驱逐舰“开封”舰也担负了一系列新型武器、雷达设备的试验任务,该舰最重要的试验项目要算上世纪80年代末改装法制“海响尾蛇”舰空导弹系统的试验。

首艘试验舰 助力神盾舰

有“中华神盾舰”美誉的我国新一代导弹驱逐舰装备的相控阵雷达、导弹垂直发射系统、防空导弹、反舰导弹等,就是在中国海军第一艘海上专用综合试验舰“毕昇”舰上试验定型后,才交付海军

在当时,利用其他类型船舶或在役舰艇进行改装用作试验舰,是一些国家解决舰载装备海上试验的途径之一。如美国“诺顿海峡”舰,就是用水上飞机供应船改装的,成为美国海军主要武器系统“宙斯盾”系统、垂直发射系统等研制的试验舰;英国的“长弓”号试验舰是用12000吨级救捞驳船改装的,当时作为垂直发射“海狼”防空导弹系统的试验平台,后来又进行了制导武器的试验。

据徐训古介绍,为了解决当时之需,中国海军也采取过利用现有舰艇对一些新研设备进行海上试验的办法,但由于试验舰和作战舰艇的使用要求相差甚远,需要对原有舰艇进行“伤筋动骨”改造,试验后还要恢复原貌,改装周期长,费用投入较高,甚至有相当部分新研装备不得不在新研舰艇进行海上试验,占用了大量时间,使得新研舰艇迟迟不能形成战斗力。

我国大型的综合试验舰就是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1997年10月,中国海军第一艘海上专用综合试验舰(当时舷号为“试验970”)加入现役,2002年10月被命名为“毕昇”舰,舷号改为891。毕昇舰定位于在一艘试验平台上实现不同武器系统、雷达设备等的实弹发射、海上调试、系统融合等,以满足舰船搭载各项新型武器的功能需求。该舰常年征战在高强度、高风险的科研试验战场,完成了不少主战舰艇多型武器装备试验保障任务,创下了海军史上多项纪录。

有“中华神盾舰”美誉的我国新一代导弹驱逐舰装备的相控阵雷达、导弹垂直发射系统、防空导弹、反舰导弹等,就是在“毕昇”舰上试验定型后,才交付海军。

而刚刚服役的“李四光”舰是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最新型综合试验舰,于2012年开工建造,2013年11月下水。该舰全长129.3米,宽17米,满载排水量6080吨,具有信息化程度高、技术性能优越等特点。该舰继承了“李四光”舰舰名,旧“李四光”舰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中远海综合测量船,填补了中国海洋测绘领域的100多项空白,2012年11月退役后转隶渔政部门。

仿实战背景 验证新装备

试验舰的最主要的任务,通俗地理解,就是让新武器早日拿到“准生证”。“为试验赢得时间,就是为武器战斗力生成赢得时间”

不同的武器装备系统装舰后,往往会出现适装性、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问题。常年在水面舰艇上的海军官兵就十分清楚,武器系统和雷达电子设备需要在海上环境中长期工作,必须考虑温湿度的变化,海上水汽、盐雾对设备的腐蚀以及舰艇自身的振动、噪声对系统设备的影响等。“这些问题在陆上试验中很难被发现,如果不通过实际的海上试验,解决起来相当困难。”李大光说。

比如,舰载雷达是舰艇对敌实施攻击的“眼睛”,但在复杂海况下,雷达会因海杂波影响而产生“盲区”。而这样的难题如果久拖不决,可能会导致新装备“胎死腹中”。所以,试验舰的最主要的任务,通俗地理解,就是让新武器早日拿到“准生证”。“为试验赢得时间,就是为武器战斗力生成赢得时间。”李大光说。

每项试验对舰艇操作要求都各不相同,有的是直线航行,有的是曲线航行,有的要在电磁环境复杂的海区航行。通常,一个航次只进行一项试验,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试验舰也可以积极探索多项试验并行的保障方式,这就需要试验舰官兵大胆创新方法。比如,“毕昇”舰官兵就科学整合资源,将多个试验计划有机地“串联”起来,开发出试验航路的最大利用价值,有效解决了试验任务冲突的矛盾。

试验任务时间有长有短,长的时候可达数个月之久。比如,有的雷达系统试验需要跨海区连续航行,要求舰艇航行不能中断,否则数据采集不完整,试验就要失败。试验舰官兵和科研人员需要相互配合,收集海域电磁环境特点及分布资料,经过几番论证拿出试验方案,再对相关软件进行合理调试和改进。在近似实战的背景下,装舰的武器装备系统各项战术技术指标得到了全面验证,科研人员也获取了宝贵的技术参数。

大洋深处惊涛骇浪,而更大的危险远不止于此。遇到试验高峰期,发射的导弹和炮弹数以千计,很多武器都是尚未定型的试验品,风险之大可想而知。以新型导弹双发齐射试验为例,就是一项风险度极高的试验。发射进入不可逆程序,如果导弹供电系统突现出现故障,导弹失去人工控制,一旦炸膛,后果不堪设想。遇到这种情况,试验舰需要立刻启动应急预案,比如撤离专家,安排损管队迅速就位,做好应对准备和防护工作。为减少可能的伤亡,每一次试验通常会假想各种失败的可能,相应地制定应对预案。

外军扫描

美国“诺顿海峡”试验舰

该舰原为滑行艇供应船,后改装为导弹试验舰,供海军试验舰炮、导弹等各种武器。“宙斯盾”基本武器系统在进行了陆上试验后,发展完成仅能于单通道、单象限运行操作的宙斯盾系统测试模型,后在“诺顿海峡”号试验舰上进行长达3年的海上试验。

美国“伊利湖”试验舰

在美国进行的一系列海基导弹防御试验中,几乎都少不了“伊利湖”舰的身影。“伊利湖”舰长173米,宽16.8米,排水量9600吨,1988年开始建造,1991年下水,1993年正式服役,1998年被改装为导弹防御试验平台。2000年7月,美国海军作战部宣布该舰为导弹防御试验舰,此后,该舰就开始进行“真刀真枪”的测试,已进行了多次“标准”3导弹的拦截试验。

日本“飞鸟”试验舰

1995年,“飞鸟”试验舰正式服役。该舰满载排水量高达6200吨,整体构型类似驱逐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隶下的大型船电试验舰,主要用来测试新一代主战舰艇开发的零零式射击指挥装置三型(FCS-3相控阵雷达系统)、垂直发射短程防空导弹、ATECS先进战斗系统以及新型OQQ-21低频声纳系统,这些装备在日后都用于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与秋月级驱逐舰等新一代主战舰艇上。

印度“拉吉普特”级驱逐舰

“拉吉普特”级驱逐舰长约147米、排水量近4000吨。进入新世纪后,“拉吉普特”级驱逐舰频频接受改装,成了新装备试验平台。如2001年就被改装为“布拉莫斯”反舰导弹的海上试验平台,进行该型导弹的舰载发射试验,使其具备拦截先进战斗机和反舰导弹的能力,并能对海上超视距目标发动远程打击。

法国“奥列龙岛”试验舰

装备有“阿拉贝尔”(Arabel)多功能雷达,成功地试射过“紫菀”导弹。(洪奕宜 祁雷 策划统筹 戎明昌 徐林 罗彦军)

责任编辑:黄颖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