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美国频道>今日资讯> 正文

美50万居民断饮用水两天 官方不允许烧自来水

usa.fjsen.com 2014-08-05 10:34:34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

图为伊利湖的水藻污染

美国五大湖区中的伊利湖微胞藻类毒素水平超高,截至3日,美国俄亥俄州的湖畔重镇托莱多及周边大约50万居民因当地进行水源检测,已经两天没有安全饮用水。官方警告,不要烧开自来水饮用,因为这可导致水中藻毒素浓缩。

饮用污染水影响肝脏

俄亥俄州环保局发言人海蒂·格里斯莫说,在发现伊利湖可能受到“有害水华”影响之后,当地卫生部门官员2日将水源样本送往数家实验室检测,但结果3日尚未得出。

俄亥俄州州长约翰·卡西奇2日宣布该州第四大城市托莱多及周边数县进入紧急状态,州国民警卫队、州各部门和当地红十字会正在努力向受到影响的城镇输送安全饮用水。

水华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因水中进入大量氮、磷,引起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水华最大的危害就是威胁饮用水源,藻毒素经由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

伊利湖是托莱多地区的主要水源。俄亥俄州应急行动部门发言人说,伊利湖的水华是平常现象,尤其在夏季。

托莱多官员提醒,饮用受污染水可影响肝脏,导致腹泻、呕吐、反胃、麻痹或头晕,而且烧开水不仅不会破坏毒素,反而会致使毒素浓度增大。

州长办公室说,这些水不能用于饮用、冲泡婴幼儿配方奶、制作冰块、刷牙或制作食物,也不要给宠物饮用,但可用于洗手和成年人淋浴。

鉴于托莱多危机,密歇根湖畔的芝加哥市也临时额外测试水源,确保饮用水安全。

到其他城市或外州买水

水源可能染毒的消息传出后,托莱多周边各商店、超市内的瓶装饮用水被抢购一空,许多居民都驾车到其他城市或外州买水。托莱多居民杰夫·豪特驾车前往密歇根州最大城市底特律,购买了18加仑桶装水和4箱矿泉水。他说,他遇到不少其他来自托莱多的居民,他们的卡车和轿车上装满了饮用水。

文/庄北宁(新华社特稿)

分析

藻类毒素可致癌

藻类(比如水华蓝藻)污染所带来的主要危害是有毒蓝藻细胞破裂后向水体中释放多种不同类型的藻毒素,而微胞藻类毒素是最严重的毒素,它是一种肝毒素,是肝癌的强烈致癌因素。

据研究表明,水华蓝藻的次生代谢物微胞藻类毒素具有热稳定性,加热煮沸都不致丧失毒性。而且研究表明,在同一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微囊藻也随着生长,微囊藻的总藻毒素质量的浓度也呈现增加趋势,但其最佳产毒温度为20℃左右。此外,当正常的微囊藻细胞遭到破坏,死亡以后就会释放出微囊藻毒。因此通过加热将微囊藻毒素去除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自来水处理工艺的混凝沉淀、过滤、加氯,也不能将其去除。除此之外,微胞藻类毒素还具有水溶性,易溶于水,甲醇或丙酮,不挥发,化学性质相当稳定。

文/本报实习记者 李艳丽

链接

有毒藻类“复苏” 美斥巨资治污失败

据当地媒体报道,伊利湖的藻类一般在夏季爆发,原因是湖水富营养化,而这些营养物质大多来自于农场和草地的化肥。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伊利湖的藻类爆发十分频繁,但随后的20年里,藻类大量繁殖的情况有所减缓。原因是在20世纪70年代,藻类繁殖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引起了高度关注,美国和加拿大政府经协商后,共同限制了进入湖区的磷元素总量。

美国政府在此期间花费了611亿美元治理污染,另一个名为国家净水基金的政府项目已投资了500亿美元以更新净水处理系统。据“蓝色循环”网站报道,但近年来,由于北俄亥俄州的农场大量使用磷元素化肥,外来斑马贻贝的入侵以及春季强降雨,藻类爆发已经回潮。据美国海洋学协会预测,今年这次是自2000年以来的第四严重的藻类爆发。

据美国环境保护署表示,将这些毒素从饮用水系统中清除是十分困难的,甚至连检测都十分困难。有关专家正在商讨如何解决有毒藻类的“复苏”问题。他们提议限制进入伊利湖的磷元素总量,以及过滤水中的微生物毒素。例如在2012年的《环境研究》期刊中就提到,用沙子过滤水中的细菌,以降低微生物毒素。

据“环境改善”网站报道,美国环保署将有毒藻类爆发视作全美的“主要环境问题”。在环保署的全国湖泊评估报告里提到,美国有超过12万个10英亩以上的湖泊可能生长着有毒藻类,占美国湖泊总数的三分之一。不止美国,在很多国家,如中国、日本、巴西,以及澳大利亚,有毒藻类爆发已经成为了“21世纪对健康最具威胁的因素之一”。

文/本报实习记者 徐莹莹

责任编辑:夏芳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