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医疗保健 > 正文
粉碎术切除子宫肌瘤或致癌
usa.fjsen.com 2014-04-28 09:52:15   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兰楚文

美FDA建议相关治疗慎用妇科微创手术

子宫中的平滑肌肉瘤可能因粉碎术而扩散。

本报讯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日前建议,外科医生不要使用组织磨削工具移除子宫或子宫肌瘤,因为这种手术增加了散播未知癌症的风险。它还要求制造商对相关设备(组织粉碎器)的标签进行检查,并正在考虑加设“黑匣子”警告——这是FDA能够发出的最强烈警告。

在美国,每年约有50万名女性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她们的子宫,其中很多是因为子宫内生有肌瘤。在这些女性中,约1/4会选择腹腔镜手术,即通过一个仅为几毫米的切口完成操作。

考虑到需要经由一个小孔去除大型组织,外科医生往往会求助于组织粉碎器,这种设备能够通过电动刀片打碎组织,进而使其更易于去除。

然而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市斯坦福大学外科医生Camran Nezhat指出,不可避免的是,一些碎片必定会在收集的过程中“逃逸”,并可能在腹腔中重新附着。这是不可取的,甚至当细胞是良性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果它们是癌细胞,后果则将是毁灭性的。“这就像是在玩俄罗斯轮盘赌。”

据FDA估计,在接受手术切除子宫肌瘤的每350名女性中,便有1人具有未知的子宫肉瘤,这是一类一旦未经治疗便会威胁生命的癌症。而FDA警告说,粉碎术能够散播癌组织,因此“应被阻止”。

一些内科医生会在腹腔内部将需要切割的组织放入一个密封袋中,随后在袋内加以粉碎。FDA表示,外科医生应该也知道这种方法,但迄今为止,该机构尚未批准任何用于此目的的密封袋。

其实之前已经有医生为粉碎术敲响了警钟。2011年,韩国首尔峨山医院妇科肿瘤医生Jeong-Yeol Park比较了因疑似平滑肌肉瘤(一种特别具有攻击性的癌症)进行子宫切除的56位患者的治疗结果。在没有接受粉碎术的31名患者中,5年存活率为73%,而在25名采用粉碎术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仅为46%。

2012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布里格姆和女性医院研究人员评估了1091例子宫粉碎术病例,结果仅发现两例隐藏的子宫肉瘤,并且没有一个被证明是通过粉碎术散播的。这一风险——约为1/500——低于FDA所评估的1/350。尽管有这样的发现,该医院依然进行开放式粉碎术直至今年3月开始使用密封袋。

然而许多妇科医生坚持认为,腹腔镜手术的好处——更快复苏、失血少、更短的住院时间和更少的感染——超过了粉碎术带来的风险。

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MD安德森癌症中心妇科肿瘤学家Jubilee Brown表示:“微创外科手术会使绝大多数接受治疗的女性受益。”对于那些未被发现的平滑肌肉瘤,粉碎术可能只会加剧本已严峻的预后。她说:“平滑肌肉瘤是一种毁灭性的恶性肿瘤,粉碎术并不是。”

作为位于加利福尼亚州Cypress的以促进妇科微创手术为目的的美国妇科腹腔镜协会(AAGL)的一名发言人,Brown表示,该协会并不赞成对组织提取的方法加以限制。作为对FDA的回应,AAGL目前正在对该规定的科学证据进行评估。

但有关粉碎术的风险对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迪斯达健康研究所的外科肿瘤学家Paul Sugarbaker而言却是太高了。据Sugarbaker介绍,他的一位病人、哈佛大学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麻醉师Amy Reed在去年10月因粉碎术导致癌症扩散。Reed和丈夫——哈佛布里格姆和女性医院心胸外科医生Hooman Noorchashm——正在领导一项运动以禁止此类手术。该运动包括每天给FDA发送电子邮件,请求该局对这种手术加以干预。

腹腔镜手术是一类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治疗方法,与传统手术相比,深受患者的欢迎,尤其是术后瘢痕小,又符合美学要求,年轻病人更乐意接受,微创手术是外科发展的总趋势和追求目标。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腹腔镜医生操作水平的提高,几乎所有的外科手术都能采用这种手术。(赵熙熙)

《中国科学报》 (2014-04-24 第2版 国际)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