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专家:2014应成为日本“觉悟之年”
参考消息2月11日报道【日本《世界》月刊2月号文章】题:希望2014年成为日本走出死角的觉悟之年(作者 日本综合研究所理事长寺岛实郎) 2013年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因素是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与奥巴马连任后的美国的关系。回顾过去的一年,这一因素确实发挥了作用。在习近平领导班子上台后仅3个月,美中首脑6月份在加利福尼亚会晤,7月份两国又在华盛顿举行了战略与经济对话。此外,在中国划设了防空识别区后不久,美国副总统拜登就访问了日中韩。从这一过程不难看出,美中关系已进一步深化。 安倍政策超越合理范畴 毋庸置疑,美中关系包含着诸多对立因素,比如人权问题、贸易摩擦、知识产权、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和南沙群岛等领土问题,不一而足。从表层来看,人们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美中新冷战”和“美中争霸的时代”。 然而,近年来美中互视对方为战略对话伙伴,在加强沟通的同时,努力扩大自身在世界中的影响力。尽管日本一直在玩弄游戏,试图“借助日美同盟来扼杀中国的威胁”,但在过去一年里,美中不断地加强沟通,美中之间似乎已形成这样的基本共识:两国必须极力避免因卷入日中之间的领土纠纷而爆发战争。 日本认为仰仗美国就能够对付中国的威胁,这种基本判断从根本上来说是错误的。当然,日美同盟具备一定的威慑作用,但如果对其寄予过多的期待则是危险的。 我在欧洲与欧盟相关人士交谈时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他们认为日本要处理好与中韩两个邻国的关系“还真不容易”,背地里对“亚洲的不思进取”感到放心。他们一方面对“亚洲的崛起”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刮目相看;同时又对亚洲邻国之间相互掣肘、彼此消耗的愚蠢行为多少抱着幸灾乐祸的感觉。 日本人倾向于认为,“受中国和韩国狭隘民族主义的挑弄,日本也不得不仓促应对”。当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政治家靠煽动民族主义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也是家常便饭。然而,安倍政权领导下的日本向世界发出的信息,不仅没有任何新意,而且极端狭隘。安倍政权不是站在日本近现代史的角度来加以反思,推动战后民主主义走向成熟,而是带有了强烈国家主义的色彩,对过去发动的战争念念不忘。 参拜靖国神社、建立日本版国安会(NSC)、通过特定秘密保护法、推动行使集体自卫权和制定新的安保战略,这些做法已经超越了保守主义的合理范畴,甚至引起了盟国美国的不安。如果日本自认为是21世纪亚洲的领袖,就应该有勇气堂堂正正地提出亚洲合作的外交构想。 |
- 2014-02-11日媒:安倍操控媒体升级中日舆论战
- 2014-02-11日媒敏感称刊发索契逗狗图片是中国在侮辱安倍
- 2014-02-11日本民主党严厉批评安倍内阁
- 2014-02-10外媒:安倍与普京“套近乎”意在中国
- 2014-02-10人事变动显"安倍色彩" NHK中立性再受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