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旅游频道> 正文

屏南甘棠乡:巧借山水人文 擦亮文旅品牌

2024-06-04 17:28:03来源:闽东日报责任编辑:陈娜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近年来,屏南县甘棠乡立足自身文旅优势,突出甘国宝文旅小镇建设,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着力做好“旅游+”和“+旅游”文章,构建全域乡村旅游新格局。

夯基提质 丰富旅游载体

清风五月,廉润党心。为进一步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防线和基础,以警示教育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近日,宁德市气象局机关党支部、业务党支部走进甘棠乡小梨洋村甘国宝廉政文化馆开展“党纪学习守初心廉政教育促发展”党纪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甘国宝一生清风正气,知行合一。68岁病逝于提督任上,囊中不留一钱。”小梨洋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甘乾居介绍,他们充分挖掘其精神内涵,新建设了甘国宝廉政文化馆,通过展示甘国宝孝廉事迹,增强廉洁文化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廉政文化馆今年4月份建设完成,目前已经接待了多批前来学习的党员干部。”甘乾居说,作为甘国宝的出生地,近年来,小梨洋村深入继承弘扬甘国宝文化,运用甘国宝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创新“党建+甘国宝文化+乡村旅游”新模式,整修村内甘国宝故居,建成甘国宝文化主题公园、甘国宝廉政文化馆等,让游客在休闲观光之时赏“廉景”、悟“廉意”、做“廉人”。

旅游业是涉及领域最广、带动牵引力量最大的行业,甘棠乡坚持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不断优化游客体验、丰富产品业态、完善旅游要素,积极推动文旅行业提档升级。

实施中国传统村落连片保护示范项目建设,突出甘国宝文旅小镇建设,有序推进省级实绩突出村(小梨洋村)的7个项目,建成新田村竹文化产业项目及综合文旅中心;引进缦荷文旅集团投资300万元修缮古屋6栋、多样化民宿120间,实现民宿品牌化、连锁运营化;持续挖掘甘国宝文化、武术文化、福文化,推出“闽台文化”课程作为全县“四下基层”现场教学特色课程……一系列举措让旅游要素进一步完善,2023年实现全乡年接待游客量达35万人次。

串点成线 构建旅游格局

夜幕下,屏南县甘棠乡巴地村的操场上人声鼎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火凤凰表演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驻足观赏。当装着木炭的火笼慢慢升起,无数火星从顶端火笼中溅落,幻化成流星雨般的绚丽火花。

小梨洋村甘国宝故居

以前,游客在观演后要连夜返回城关住宿,舟车劳顿,多有不便。2022年,甘棠乡组建漈下片区党委,以漈下村作为片区中心村,辐射带动周边的小梨洋村、巴地村,整合文旅资源,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如今,漈下民宿、巴地火凤凰、小梨洋休闲农场已然串点连线,游客可以一站式体验乡村游,住宿难问题迎刃而解。

甘棠乡交通便捷、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漈下村、省级传统村落小梨洋村、屏南少数民族畲村巴地村以及屏南最大的高山湿地——天湖湿地、成片规模最大的新田竹海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为让“一日游”变“多日游”,甘棠乡精心谋划经典旅游线路、打造具有黏性的旅游服务,优化布局、用心运作,用成串的精彩留住远方来客。

开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地“火凤凰”演艺项目,策划生成“日游漈下小梨洋,夜赏巴地火凤凰”的屏南县南部精品旅游线路“小梨洋——巴地——漈下”特色体验游。谋划新田村穿竹海、赏花海、观天湖的“一湖两海”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线路,王林、梧洋村“春赏花夏品果”农旅体验游等,促进旅游业由“观光型”向“目的地型”转变。

从“一枝独秀”到“串景成链”,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串起了甘棠乡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气象,勾勒出美丽乡村的崭新画卷。

人才助力 激活旅游动能

古村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

初夏时节,走进漈下村,但见村前有两溪汇聚,后有群峰叠翠,村居依山沿溪构筑,路跟着水转,桥庙紧密相连,迂回又曲折,彰显古村之美。

在这千年古村中,还散落着咖啡馆、甜品屋、民宿、艺术展馆……它们保留了原有的建筑肌理和民居建筑风格,借着山水之光、古村之韵,让古村开启现代化之旅。

在村中一家名为“巷子里”的咖啡馆,记者见到正在烘焙面包的吴君。2019年5月,她对漈下村“一见钟情”,立刻决定在这边旅居,期间还到漈下中心小学支教了两年。“2022年,我流转了一栋古民居,按照自己的喜好,将其改造成咖啡馆、书屋。”吴君说,现在她和丈夫、孩子长住在了漈下村,“在城市待久了,有时候就想去乡村住一住,看看山水,漫步田园,感受生活的温热。”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甘棠乡聚焦文旅产业发展需求,在聚才、育才、留才上下功夫,推动更多乡土人才一线集结——围绕重点项目需求,分类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启动“回引老乡、共建家乡”系列活动,吸引在外能人返乡就业创业;帮助兑现落实各类人才政策,协调解决资金项目支持、资源要素配置、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诉求,消除后顾之忧。

人才蔚,事业兴。各类人才的汇聚把不同的审美、资源、创意带入乡村,快速推动了甘棠乡的“变”。

“比如原来的漈下村民宿都是各自为政、自己经营自己的,现在通过引进缦荷文旅公司,将村里的民宿集中起来,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统一宣传,原来的民宿主成了民宿管家,整个村的民宿接待能力显著提升,民宿环境与住宿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漈下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甘南芳说。

提升村居环境、复活非遗文化、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时下甘棠在各类人才的助力下,村落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空间布局焕然一新,农文旅发展迈上了新台阶。(闽东日报记者 叶陈芬 通讯员 甘叶斌 文/图)

关于东南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投稿邮箱- 版权所有-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