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台海_>海峡两岸> 正文

台湾记者在北京体验秋收 点赞大陆现代农业技术

2023-10-21 16:47:54作者:王承昊来源:新华社责任编辑:李雅兰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题:台湾记者在北京体验秋收 点赞大陆现代农业技术

新华社记者王承昊

挖番薯、割大豆、剥玉米粒……金秋十月,年丰时稔。19日下午,多位在大陆驻点的台湾记者来到位于北京的全国农业展览馆,现场体验农活,参观了解大陆现代农业发展成就。

馆区的番薯田内,台湾记者们猫着腰,手持钉耙,沿垄台两侧左一耙右一耙。番薯从地里探出了头,大家放下钉耙,用手松掉周围土壤,一拔,一颗番薯便收入囊中。

一番实地劳作,让台湾《联合报》记者陈政录感叹起古早“唐山过台湾”的辛劳。“先民从大陆来台,开垦荒地,很是不易。”他说,农业在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中分量很重,“如今,农业文化依旧深植在两岸人民的骨子里。”

“我从没下地干过农活,这还是第一次呢。”台湾东森新媒体ETtoday记者任以芳提着一袋“劳动果实”很是开心。

尽管是第一次下田,但任以芳从2012年至今已走过不少大陆乡村。感叹于近年来大陆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她说:“现在大陆很多方面做得比台湾好,尤其是科技种植和环境水利等进步飞速。”

大陆现代农业技术一直是台湾记者颇为关注的领域,当天记者们还认识了能“一分耕耘,两份收获”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展示区内,玉米金黄饱满,豆荚摇曳如铃。左手抓枝,右手挥镰,台湾记者们一边采集作物,一边揭开这项增产“秘密武器”的面纱。

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下,大豆和玉米做起了“邻居”,有效解决了两种主要农产品间的争地矛盾,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多收一季大豆,实现双丰收,这也是大陆近年来积极推广的种植技术。

“农业技术千万不能被‘卡脖子’。”任以芳说,大陆人口基数大,粮食安全很重要,大陆通过现代农业技术提升产量,让老百姓不愁吃,让农民收入增加,这是很正确的方向。

“台湾走精致农业路线,大陆的农业规模则大很多。”陈政录说,两岸农业因地制宜,各有千秋,在农业交流合作上大有可为。

台湾记者们还参观了中国传统农具、农产品、彩陶等展览。此次“体验秋收喜悦 传承农耕文明”活动由国台办新闻局、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北京市台办共同组织。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