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代表队杨月恒(左)和田彤在介绍参赛作品。 东南网7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 文/图)为期两天的第六届两岸建筑与规划新人奖26日晚在台北揭晓。台湾淡江大学工学院建筑系蔡佳蓉和香港大学梁善彤的作品脱颖而出,分获建筑设计组与城乡规划组首奖。 25日,第六届两岸建筑与规划新人奖评选在台湾科技大学举行,150多名来自海峡两岸暨香港的青年学子欢聚一堂,用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与世界“对话”。 “通过交流,有助于两岸学生了解彼此的建筑和规划设计的教育发展情况,开拓自己的视野,激发创作灵感,充分体现1 1>2的效应。”厦门大学代表队指导老师王量量说。 今年的活动,厦门大学共有4个设计作品参赛,作品涉及永宁古城的公共空间重塑、“苏式生活”场景的全新构建以及梅州历史城区保护等。 王量量说:“台湾的文化、台湾的根都在大陆,而福建本地有比较好的传统文化遗存,像闽南红砖古厝、祠堂宗庙、民俗信俗等,我们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融入建筑设计与规划设计当中,会形成比较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作品。” “此次‘竞图’的学子会到台北迪化街等地‘走读’,而迪化街就充满了历史感。”南京大学台湾校友会会长刘以善告诉记者,从迪化街的古迹,就可以看到自清朝以来,先民自大陆来台湾垦拓、发展的轨迹,这就是建筑本身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刘以善希望两岸大学生以创意设计为纽带,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 在本次参赛作品中,来自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三十二铺境——基于铺境文化的永宁古卫城保护与更新设计》(以下简称《三十二铺境》)引人注目。该作品的设计者是杨月恒和田彤。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位于石狮市的永宁古城,吸引了二人的目光。在调查过程中,二人发现这个古城曾有过辉煌的过去。 据史料记载,永宁古城是明清时期中国三大古卫城之一。“我们经常听说天津卫和威海卫,但是永宁古卫城却早已衰落了。”出于好奇,杨月恒和田彤二人深入永宁古城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发现了其中蕴藏的铺境文化。 据了解,铺境制度是明清时期泉州府实行的一套完整的城市社会空间区位分类体系,作为泉南军事重镇的永宁卫城也执行铺境制度,整个古卫城被分为三十二个铺。更特别的是,三十二铺内都有其各自的保护神,由该铺管辖范围内的百姓奉祀,形成永宁独特的民俗文化。 《三十二铺境》体现了二人对铺境文化的思考。“我们希望能够从留神、留人和流行等三个策略出发,重塑居民对于古城的归属感。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说是对永宁古城的一种再发掘。”杨月恒说。 “三十二铺的保护神又称作‘挡境’,每个‘挡境’都有不少传说与故事。这种城市规划设计非常巧妙,当地居民可以通过共同的信俗把彼此的生活联系起来。”在杨月恒和田彤看来,把对铺境文化理解和思考化作毕业设计,期待更多台湾同胞了解永宁三十二铺的历史与文化,了解福建多姿多彩的建筑与人文风情。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