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蔡当局4千亿新台币盖轨道,台湾的未来恐被债务吃光。(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中国台湾网4月28日讯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过去几年,一些没有效益却高度争议的公共建设,不仅浪费公共资源,也降低民众对公共建设信心。”这是2015年7月,蔡英文当选前在听取民进党智库发表公共工程政策说帖时的谈话。对照她如今与台当局“行政院长”林全,在选前未曾提出、但上任不到一年就大力推动的“前瞻基础建设计划”,前述那番话显得特别讽刺。 前瞻计划预计分8年编列特别预算,举债共8824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金额最庞大的“轨道建设”占了近半数、4241亿元。由于轨道建设所在的县市政府,须自筹部分经费,台当局“交通部长”贺陈旦估计,总经费将达9558亿元。 但提出来的38个方案,有高达75%的项目充满争议。38项轨道建设中,只有9项已由“行政院”核定,其他29项是民进党上台不到一年内提出的。台湾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荣说,每项重大计划至少都应包含4个计划:兴办事业计划、环保计划、土地使用计划、土地征收计划。但现在只有第一步的兴办事业计划,“行政院”就已核定且编列预算,程序非常粗糙。 轨道建设相较于其他前瞻计划建设,因还须县市筹钱,更该慎重以对,且轨道未来还有维护、营运成本,一旦运量不足造成亏损,台湾的未来将被债务吃光。 综观38项建设中,高铁与台铁接驳转乘、花东铁路双轨化、南回铁路电气化,是为改善花东一票难求、及高铁接驳问题,争议性较小。而现在从高铁左营站到垦丁已经有客运快线可搭,再花近200亿元盖恒春观光铁道,是否浪费资源,值得更多评估。 淡江大学运输管理系教授张胜雄就认为,铁路立体化并不“前瞻”,反会严重伤害轨道运输的营运效率。国外经验是车站开发重于路线开发,他认为兴建跨站式车站才是较好的土地发展方案,经费少、效益高。所谓跨站平台,就是可以连接前站、后站的平台。 逢甲大学运输科技与管理系副教授李克聪表示,台北市有这么多捷运、公交车,但公共运输占比也只有37%。他主张新建捷运应有最低的需求门槛。加上未来人口少子化、老年化、环保共乘,轨道建设应与30年后的状况结合。 更重要的是,台湾未来30年所需要的基础建设、经济发展,是靠轨道建设吗?台中市长林佳龙说,中部轨道路网盖好后,就很像东京,四通八达,但轨道盖好,台中就会像东京吗?而如果你是嘉义市长,你要花275亿元,做一个效益存疑的铁路高架化,还是赶快突破那个尴尬的污水下水道“零接管率”?(中国台湾网高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