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台海>海峡评论> 正文

两岸青少年交流面临的新变化、新问题

2017-02-09 07:16:00石勇来源:中国台湾网责任编辑:林晨我来说两句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台湾研究》编辑部副研究员石勇近日在一次研讨会上指出,1987年台当局“解严”打破了两岸交流的制度性壁垒被,也打开了两岸青少年接触交流的大门。在近40年的时间两岸青少年交流无到有,由难转易,交流愈益频繁。当前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下,在两岸青少年交流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问题。

当前两岸青少年交流的新变化

石勇指出,在新的背景下,两岸青少年交流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变化。

第一,现实交流与网络交流共存并互为补充。近几年来,随着社交软件的流行,两岸青少年交流更直接、即时与便捷。互联网为两岸青少年交流打开了新的天地,两岸青少年已经不再拘泥于现实情境中的交流接触,网络交友、聊天、辩论乃至购物,为两岸年轻人了解彼此、思想观念碰撞提供了空间。尽管互联网给两岸青少年交流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但也存在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负面情绪聚集速度快等缺点。因此,两岸青少年之间现实交流与虚拟交流共存并互为补充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两岸青少年双向交流进一步发展,交流方式多样化。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存在最基本的互信,双方共同采取措施,共同支持鼓励两岸青少年往来交流。不过需要提及的是,大陆的政策性支持远远走在了台湾的前面,逐渐放开台湾年轻人在大陆就业、创业市场,并开始探讨台湾青少年在大陆的“国民待遇”。而台湾并没有触及这些方面。因此这一阶段的两岸青少年双向交流虽然有进步,但整体而言仍然是不充分的双向交流,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此外,两岸青少年的交流方式也日益多样化,既有的参观访问、联谊联欢、艺术文化、教育科学等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创业交流、公益活动交流、体验式交流等新的方式也日渐涌现。

第三,两岸青少年交流的内容不断丰富,限制性议题逐步被打破。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敏感性,两岸青少年交流在内容的设定上较为谨慎,尤其是在涉政治议题上,两岸双方默契地尽量回避诸如政治制度、民主制度、社会制度、台湾“国际空间”、国家认同、身份认同等议题。而是围绕着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展开,这在两岸青少年交流的初期尤为明显。

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越往前推进,两岸青少年交流越往深层次发展,一些敏感的议题会不可避免地会被触及。在交流中展示真实的状态,探讨共同关心的话题也是两岸青少年共同的愿望。

随着两岸社会的包容度的增加,两岸青少年交流的内容也逐步摆脱窠臼走向议题的多元化。目前大陆安排的青少年交流活动中除了常规的旅游参访外,能让台湾青少年了解国情,认识大陆社会真实性与多样性的活动不断增多,如赴贫困地区调研,支教,关爱弱势群体等。

当前两岸青少年交流的新问题

石勇指出,新问题既包括在两岸青少年实际交流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也包括两岸双方青少年交流政策导向方面的问题。

第一,两岸青少年交流中的价值冲突。两岸青少年在价值观上的交集日益增多,比如期待民主法制、社会自由、公平公正,关注环境保护、个人发展,乐于追逐流行文化,尊重价值多元等。但不可否认在某些方面价值观仍然存在着矛盾与冲突。而更加频繁的交流则加快了冲突的浮现。如两岸年轻人对民主、自由、法治等要素的内涵以及实现方式上存在着认知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在文化认同上的矛盾。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的传承存在认知差异。相当一部分台湾年轻人认为传统文化在大陆支离破碎,质疑大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大陆年轻人虽赞赏台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但不赞同打着各种旗号,在两岸之间进行中华文化正统性之争。

其次,是对中华文化现代化存在认知上的差异。两岸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有较为一致的认同,但自上世纪40年代末以来,两岸选择了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走上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导致两岸对中华文化现代化发展的认知差异。一些台湾年轻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化”。大陆年轻人则认为台湾年轻人不应过于强调“本土文化”。同时,两岸青年对大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识与看法不尽相同等。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发展虽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尚需完善的地方,如公民整体素养的有待提升、权力腐败、环境污染等问题,从何种角度看待这些问题,成为引发两岸年轻人矛盾的焦点之一。主要争议在于:大部分大陆年轻人以发展的眼光去评判上述问题,认为上述问题会随着发展的深入迎刃而解。但一部分台湾青少年忽略大陆地域广、人口多、发展不平衡等背景,将这些问题视为终极性问题而不是发展的伴生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而不是建设性的意见。

再次,在国家与身份认同上的矛盾。台湾年轻一代在李登辉、陈水扁大肆推动“台独”路线和“去中国化”教育的熏陶下长大,“台湾主体性”文化在台湾年轻人中已形成稳固的市场,这使他们的统“独”态度和身份认同被不同程度的扭曲,成为相当一部分台湾年轻人推崇的主流价值观。而大陆年轻人在这些问题上表现出与台湾年轻人迥异的认知。他们认同“‘中国民国’已成历史”,“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要回归祖国”等。由于对这些问题存在基本的认知差异,常常导致“台湾年轻人自尊受伤害”事件的发生。

最后,在某些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上的矛盾。两岸年轻人在休闲、娱乐、运动、衣着等很多方面具有相当的一致性。但在“小确幸”这种生活方式上却存在分歧。相当一部分台湾年轻人推崇“微小而确实”的“小确幸”的生活,渴望“稍纵即逝的美好”生活。这种生活理念在大陆部分年轻人中也有市场,但也受到一部分大陆年轻人的批评,他们认为“小确幸”几乎可以等同于“小家子气”、“目光短浅”、“不思进取”,不值得到处宣扬,认为应该追求更加“宏伟”的理想。

第二,青少年交流的效度问题。在两岸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两岸青少年交流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由台办、台联、海协会、共青团中央等主办的“海峡青年论坛”、“两岸同心我们同行”、各种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或者形成了两岸青少年交流的品牌,或者具备了规模效应;两岸各级学校也建立了常态的交流合作机制。

但令人遗憾的是,热闹非凡的两岸青少年交流没有有效地修补两岸青少年在国家认同问题上的“断裂”。在针对台湾年轻人展开的调研活动中,一些台湾年轻人提出,“到大陆看的多、听的多,但互动性不够,参与度低”,“一些活动的新闻效应大于实际效应”,“意识形态灌输痕迹太重”、“主办方喜欢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人”、“一味地宣传大陆高速经济发展等‘硬实力’”。我们不应否定在两岸青少年交流中取得的成绩,但必须在新的环境下,进一步思考如何提升官方主导的两岸青少年交流的效度。

第三,两岸民间青少年交流的导向问题。在导向问题上大陆方面始终旗帜鲜明,就是要增进两岸青少年感情,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动两岸最终实现和平统一。台湾方面在两岸青少年交流导向问题上比较复杂。国民党经营的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与大陆有很大的交集,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他们在交流活动中常凸显“一个中国”的表述差异,以台湾民主自由“高人一等”为傲,执着于台湾“国际空间”等。民进党由于具有“台独”的天然基因对两岸青少年交流并不积极,但迫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形势又很难公开反对与阻挠,因此表现出一种“隐忍的默许”,但并不希望两岸青少年交流导向两岸的融合与统一。两岸青少年交流的推进需要两岸双方形成“双头火车”的合力,既需要大陆这台火车头在前面的拉动力,也需要台湾这台火车头在后面的推动力,如果拉动力与推动力的方向不一致,必然会影响两岸青少年交流的效果。

第四,新媒体舆论氛围下两岸青少年情绪的疏导问题。互联网与新媒体打破了空间的局限,永远对新兴事物抱有兴趣的青少年无疑是新媒体环境中更为活跃的参与者。微信(Wechat)、微博(Weibo)、QQ等在大陆年轻人中应用普遍。噗浪(Plunk)、推特(Twitter)、脸谱(Facebook)、Line等在台湾年轻人中占据市场。而随着两岸青少年交流的活跃,以及出于联络的便利需求,两岸各自流行的社交媒体也出现互相渗透的趋势。

新媒体的应用强化了两岸青少年对彼此生活的知晓、介入与融入,建构了一种共同的生活经历,而共同的生活经历则有助于促进认同的拉近。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硬币的另一面。当新媒体让两岸青少年交流变得触手可及时,因各自成长环境、教育方式乃至社会制度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与矛盾的显化也变得轻而易举。如:2016年台湾“大选”期间因赴韩发展的台籍女星周子瑜涉嫌支持“台独”,两岸年轻网民掀起骂战。由于青少年群体情感丰富、敏感又易于冲动,面对某些与他们相左的价值观以及文化观念的不和,加上媒体的渲染乃至政客的有意操弄,更容易激发诸如愤怒、怨恨、焦虑、不安、不屑、傲慢等负面情绪,若这些负面情绪持续积聚,就会压缩两岸青少年理性面对与正面探讨的空间。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