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任医师时讲话太直接 竟蝉联多年"投诉王"
2016-10-24 16:14:31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唐丽萍 |
分享到:
|
向来说话直白的台北市长柯文哲,在担任台大医院创伤医学部主任时,蝉联多年“投诉王”。(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新闻网)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向来说话直白的台北市长柯文哲,在担任台大医院创伤医学部主任时,因为讲话直接,未加修饰,蝉联多年“投诉王”,常让加护病房外焦急等待的病患家属气到说不出话来,如他曾经说过“唉,这个没救了,赶快带回家,准备后事吧!” 权威角色 命令口气 传统医病关系,医师大都扮演权威角色,与病人家属讲话时,大多充满命令口气,有外科医师低头看着肝癌患者的检验报告说,“这不能动手术,即使开刀,也不会活得比较久”。病人一听当场脸色发白,险些晕倒。 就是这类“开也死、不开也死,可以开刀,但死得更快,开也是白开,9成会死,即使不死,也会变白菜(植物人)”等直白话语,让不少医师遭投诉,有些医师甚至被打。 开口“没救” 还怪家属 台湾北部某地区医院医师收治一名糖尿病患时,毫不掩饰说,“这脚没救了,已经烂掉、发臭,非锯不可”,指责家属太晚带病人就医,引发病人家属不满,当场挥拳痛打医师。 一名资深急诊医师表示,“为何不早一点来?”这句抱怨话如同导火索,将问题归咎于病人及家属,很可能点燃患者家属内心堆积已久的怨气,尽管是事实,但实在说不得。 此外,“吊大筒”也是引起急诊里医病争执的主因,部分感冒、腹泻病人至急诊室,常开口要求打点滴,许多老人家都是深信打了点滴之后,身体就会马上好起来。但有医师直接回说,这只是盐水,根本没效,还不如去喝舒跑,坚持不开处方,双方就在急诊室吵成一团。 养成教育 缺乏沟通 一名医学系资深教授大叹,台湾医学生养成教育中,确实缺乏医病沟通这一块,大部分医师只能自我摸索,观察老师跟病人之间的互动,有样学样,很容易就出问题。 再者,医学系学生天资聪颖,课业成绩优异,在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体系里,属于人生胜利组,个性骄傲自负,姿态常是高高在上。执医后,与病人沟通常以上位者自居,语气逼人,自然容易出现障碍引发争议。 同理病人 才更重要 知名心脏移植权威魏峥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开刀技术可以训练、经验可以累积,但一个优秀的外科医师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说服病人动手术,即使不幸手术失败,病人家属还会谢谢你。” 例如“这人已经无救、无药医,赶快带回家”,“人生已经走到最后阶段,现在能够做的是减少无效医疗为病人所带来的伤害”,这两句话看似不同,其实讲的是同一件事。 医师的技术及经验很重要,但沟通技巧似乎更重要,只要能更有同理心,话说得婉转、不伤人,除了能减轻病人家属的哀伤,更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
相关阅读:
- [ 10-20]台媒爆柯文哲贪图免费帐号致35万学生个人资料外泄
- [ 10-17]与蔡英文同台零互动 柯文哲要记者"勿挑拨离间"
- [ 10-11]柯文哲否认年底前加入民进党:任期内不会考虑
- [ 10-10]年底前将加入民进党? 柯文哲:还在评估利弊得失
- [ 10-10]是否加入民进党? 柯文哲:对方有问 目前没规划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