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秩序感,很大程度来源于交通的井然有序:令行禁止,所有车辆和行人都严格依照信号灯行止;道路上车流很顺,很少出现拥堵和混乱;捷运宽大干净。除了台北的道路格局和人口密度因素外,交通管理的成功是重要原因。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技正(在科长和股长之间的一种偏技术的行政职务)杨静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先给后要,是台北交通管理的重要原则。比如希望减少私人交通工具,就要先做好大众交通;要减少马路停车,就要提供较大的停车空间,而不是一味禁止。 疏导禁止有技巧 台北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呼啸而过的成群机车(摩托车)和随处可见的空驶计程车。 据市交通局统计,台北市共拥有机车上百万辆,每户平均一辆,超过了汽车的保有量(每户平均0.74辆)。从高中生到四五十岁的成年人,很多人都以机车为交通工具。 机车盛行一是因为比较便宜,轻型机车一般价格不超过10万元新台币(约2万元人民币),大众能承受;二是因为停放方便、机动性高,与整个城市的出行半径很适合;三大概是男孩子那种风驰电掣的驾控梦想了。悠游卡(公交卡)使用者65%-75%为女性,这从侧面印证男性对机车的依赖。 让管理部门头痛的是机车的安全性,毕竟是肉包铁,和汽车发生剐蹭时受伤的多是骑机车的人。台风天气,机车尤其容易失控。虽然很希望大家少骑机车,但管理部门没有采取激烈的方式禁止,而是一边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一边为机车创造尽量安全的环境。比如在没有专用道的地段,规定机车使用外侧车道。因为机车起步快,所以在路口汽车终止线前会规划一块长方形的机车等待区。机车在外车道左转容易和直行车发生交集,于是采取“左转两段式”,先转到右边路口等待区,变灯后直行完成左转。 计程车有总额控制,但显然台北的额度偏大,有人甚至认为台北有75%的计程车空载。但还有那么多人肯开,说明计程车依然有利可图。 台北的计程车分属车行、合作社和个人三种模式。刚入行者必须加入车行或合作社,接受其管理,因为这一行对驾龄、个人信用有一定要求。车行或合作社管理费很低,据一位澎湖的司机说,如果车辆是自己买的,每月只要交1000元新台币(约200元人民币),就可以享受信息服务。在车行或合作社6年后可以申请转为个人计程车。 Uber在台湾是违法的。因为这些车辆不纳税,对别的营业车不公平。 发展公共网是上策 除了公共停车场和私人停车场外,台北还有部分路边可以停车。路边画红线的完全禁止停,黄线可以临时停车3分钟,白线就可以随意了。 交通局目前正力图清理道路。用市长柯文哲的话来说,马路是给车行走的,不是让车停的。但他们首先不是罚款,而是先检讨停车位是不是不足,怎么解决?是建筑内增加,还是私人停车位开放给公众使用?一个地方会不会汽车位多而机车位不够?新建筑则要求“停车内部化”,每户至少一个车位。杨静婷说:“你不给人路走,大家只好乱走。” 自从5条捷运线形成完整网络,Ubike(公共自行车租赁)普及,再加上现在停车位短缺,不少人开始卖掉私人汽车,改乘公共交通工具,周末或假日租车出游。有数据显示,台北机车的增长率在下降。 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处交通控制中心的林育生主任,向我们展示了公共交通网的各个细节。从宽敞洁净准时的完整捷运网到人性化设计的公共汽车,再到最后一公里的Ubike,方便是最基础的要求。 大多数捷运车厢,门上电子屏都以很大的字体标示出前一站、正要到达的车站和下一站,显示行进方向的箭头和站名依次闪烁,乘客能很清晰地了解列车的状态。 公交车站站牌的电子显示屏显示出每一路车即将在几分钟后到达,和公交车上的电子报站牌一样,它们都是用GPS定位,传输到运算中心,再传回到屏幕。各路车的车行路线做成了可转动的滚筒式,查看者不用绕着走。 “号志”管理细腻化 在交通局采访时,听到杨静婷由衷称赞台北的号志(信号灯)系统,她说比海外还要先进些,设计合理,能做到让车辆快速通过拥堵地带,虽然别的路口因此等红灯时间稍长,却达到了畅通平衡。 林育生主任介绍说,台北道路呈棋盘式分布,好处是不会因干线拥堵一堵百堵,坏处在需要监控和调整的点大大增多。 十几年前,号志设计开始向行人及绿色交通工具(BBMW)倾斜,即自行车、公交车、捷运和行走。既要在尖峰时段增长有效绿灯,减少损耗,又要考虑到行人每秒1米的速度。为形成绿灯连锁,不同路口采用不同的号志群组。99.3%的号志都连接到中心,便于整体管理调度。 台北号志每天有10到12个时制,应对早晚上班上学高峰、闲暇段及假日等诸多情况。除控制中心的常规值班外,分区域由技工和交通工程师随时处理设备和时制不妥善造成的异常情况。对车行不畅地段,要观察是道路容量不足造成的重现性的,还是施工、车祸、抗议、庙会活动等造成的非重现性的,分别处理。每年他们都会对路口交通量进行调查,看时制设定是否妥当,或从网络信箱中听取里长及民意代表的意见进行微调。 这些年来,除了车祸和台风雨季外,台北很少出现大的拥堵。究其原因,除了倒计时号志、车辆侦测器等先进设备外,最重要的是充满责任心的细腻化管理。(记者 张稚丹) |
相关阅读:
- [ 08-30]马青路部分路段交通限制 辅道可通行但容易拥堵
- [ 08-28]教育时评:何必拥堵在“名校独木桥”前
- [ 08-27]厦门将推广智能交通系统 或选择在较拥堵路段安装
- [ 08-27]厦门将推广智能交通系统 或选择在较拥堵路段安装
- [ 08-26]福州晋安北路早市噪音扰民交通拥堵 被投诉8年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