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合肥7月22日电(张俊)“机器人的控制其实很困难,需要根据周围环境不断调整参数。”来自台湾科技大学的林易增说。从17日至22日,这支由四名台湾大学生组成的机器人参赛队伍,一直忙碌在在在安徽合肥举办的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的赛场上,经过小组赛和半决赛的争夺,最终赢得了机器人类人组比赛的季军。 据介绍,这支来自宝岛台湾的机器人团队名叫HuroEvolutionAD,组建已经有6年时间,参加了4次机器人世界杯的比赛,其中2013年和2014年都获得了技术挑战赛的冠军和机器人带球射门比赛的亚军。 “我们的队员来自不同专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分工,大家都因为有相同的爱好,才聚到一起。”林易增告诉记者,他们参加的是类人组的比赛,因此他们的机器人“身材”也比较壮实,身高足足有1.5米。比赛中,机器人戴着酷酷的墨镜,行走中手臂随着节奏前后摆动,像人一样带球、绕开障碍物和射门,特别引人瞩目。 然而这样一组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特别复杂。“机器人要能够行走起来,涉及到机械、步态、影像识别、程序规划数个环节,每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机器人出现故障。”来自台湾的大学生冯晨桓告诉记者,他举例影像识别,过去比赛球是黄色,如今球和场地颜色都改为白色,这就考验机器人的识别和判断能力。此外,由于场馆内光线影响,他们要不断调整参数,才能使机器人获得最佳状态。 据冯晨桓介绍,他们的机器人今年已经一岁多了,从开发到机器人组装完成,团队总共花费了超过半年时间,而这样一台机器人也价格不菲,成本大概是10万元人民币。“机器人开发研制是一项很困难的事情,从刚开始对机器人没有任何接触,到动手制作,再到运行调试,每个过程都很耗费时间精力。”团队成员郭振耘告诉记者,有时候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难题,他们需要查阅很多国外论文资料,实验了很多次还是无法解决。“只要是有空闲时间,就待在学校实验室里。”郭振耘说。 比赛的日子里,林易增和他的团队每天6点就起床做准备,晚上10点比赛场馆熄灯才离开,回到宾馆还会讨论机器人的参数调整。谈到为何他们会去做机器人时,团队成员冯晨桓说:“主要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很喜欢机器人,觉得很有挑战性和成就感,所以才会坚持下去。”他告诉记者,这是他参加的最后一届机器人世界杯赛,再过一个月他就要毕业,未来他希望有机会还能从事与机器人相关的工作。 机器人世界杯的比赛即将落幕,林易增和他的团队即将离开比赛的场馆,每次比赛结束,他们都会和对手拥抱合影留念。他告诉记者,参加机器人世界杯的比赛,可以和其他队伍交流最新的技术和创意,更可以收获许多难忘的记忆和友谊。 7月19日至7月22日,第19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在合肥举行,该项当前国际上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机器人赛事,吸引了4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选手参赛,其中台湾地区共有6支代表队参赛,涉及类人组机器人比赛和服务型机器人比赛等多个项目。(完) |
相关阅读:
- [ 07-21]第17届上海国际机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览会上智能示范馆倍受瞩目
- [ 07-20]日本拟用机器人检查基础设施 代替人类或成可能
- [ 07-20]机器人的“农民老爹”
- [ 07-20]机器人跳起“骑马舞” 90后创客分享创新灵感
- [ 07-19]中国机器人在机器人世界杯上任翻译 口译曾获第一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