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台海>台湾社会> 正文

蔡康永加盟大陆节目 台综艺把网络阵地也丢了?

2014-12-19 08:39:47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唐丽萍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顶梁柱蔡康永加盟大陆火爆网络选秀节目《奇葩说》

台综艺把网络阵地也丢了?

东南网12月1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成沛 燕子)最近,蔡康永与高晓松、马东联袂主持的网络选秀节目《奇葩说》,正掀起大陆网络综艺的新风潮。

而这档节目意外在台湾舆论界掀起新话题,却不是因为内容精彩搞笑好看。台媒关注的焦点在于,在蔡康永加盟大陆节目之后,台湾综艺将失去最后一块网络阵地。事实上,近年来还能勉强维持台湾综艺对大陆粉丝影响力的节目,不过只剩越来越不好看的《康熙来了》(以下简称《康熙》)而已。

蔡康永也“登陆”了 粉丝无奈开始怀念《康熙》

台湾综艺人才出走大陆、大陆综艺热潮席卷台湾,都早已不是新闻。但小S和蔡康永还在台湾综艺圈,台湾人心里总还有一点底气在。直到最近《奇葩说》的横空出世,台湾媒体终于有点心慌了。一个月前,台湾《联合报》评论文章追问:“台湾综艺穷到只剩下《康熙》?”话音刚落,台湾综艺圈的顶梁柱蔡康永已经出现在了《奇葩说》。

回想七八年前,《康熙》借助网络,横扫大陆所向披靡。那时没有《爸爸去哪儿》,也没有《中国好声音》,大陆真人秀类综艺的火爆还没人能预料到。那时热爱综艺的大陆网友,口中念念不忘的是《康熙》、《女人我最大》和《麻辣天后宫》。台湾谈话类综艺节目对大陆网友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看看小S和蔡康永至今不坠的人气就能知道。

但是渐渐地,大陆网友熟悉的《康熙》似乎没有那么好看了。原本吸引眼球的大明星很少再出现,通告艺人“小猫三两只”,一轮又一轮闲话家常,让这个节目的好评度连“康熙”二人也救不起。去年《康熙》开播十年,却屡次传出要停播的风声。现在点开大陆几大视频网站,首页热推的内容,很少涉及台湾综艺。曾经的台湾综艺粉丝们忙着看大陆综艺之余,也只能偶尔怀念。

有创意没梦想 台湾综艺影响力大滑坡

在台湾电视圈活跃多年的台湾制作人杨威利,近年来频繁往返厦门和台北,对两岸的娱乐节目,他也有自己的观察。在他看来,台湾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以前可以说是华人社会的指标,这几年来收视率直线下降,几乎全面崩盘,慢慢地没落了。而大陆网友虽然透过网络收看台湾综艺节目,与收视率并无关系,但台湾综艺在大陆影响力的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像《康熙》等很多知名的综艺节目,以前更是大陆竞相模仿学习的指标,为何此‘综艺王国’的优势渐渐褪色?反观大陆的电视综艺则逐渐崛起,这不能不令人思考。”杨威利告诉导报记者,台式综艺节目引以为傲的是“创意”,现在创意能量仍在,但梦想不在,年轻人有创意但不敢大胆梦想。除了早期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后来在大陆流行的台湾综艺节目多是谈话性节目,像《康熙》、《大学生了没》、《国光帮帮忙》等等,总是那些话题在炒来炒去,请不同的通告艺人排列组合式地谈。“想想看,观众会看不腻吗?”

杨威利认为,还有“责任”的问题。早些年的台湾综艺节目,虽然布景简陋,演员化妆和服饰也不考究,剪接和后期制作等也没有现在精良,但贵在“投入”和“感动”,可以说是业界良心,像《打开中国电视史》、《连环泡》等都是如此。依台湾人口数,电视频道过多,看似机会多,其实不然。频道反而集中在少数几家集团手中,媒体老板只求获利,不求社会公益,媒体从业人员在播出压力下,“求有不求好”的心态日益严重,内容难回天。

资金不足是表象 须重新包装追求“新鲜”

面对台湾综艺“如烟火散”的隐忧,两岸不少业界人士将关键归于资源问题。在杨威利看来,包括资金和节目配备,可以看到两岸综艺制作呈现明显的此消彼长。“大陆电视台砸大钱做歌唱节目、户外真人秀,这是台湾电视台无法比拟的。而现在观众的口味越来越挑,不够高大上,决然不买账。”

但实际上,庞大投入不仅带来前所未见的视听震撼,也为观众带来张力强大的参与感。台湾资深DJ王介安告诉导报记者,真人秀类节目通常一季就播出好几个月,那种参与感带来的巨大的娱乐性和话题度,或许才是大陆综艺成功的秘密所在。反观台湾综艺,资金不足是表象,请不来“大咖”又不能推陈出新,才是致命伤。

杨威利特别指出,现在的娱乐节目其实不宜过于躁进创新,会脱离观众熟悉的认知太远,不易引起认同。所以,多数创新是在旧基础上翻修、重新包装、重改规则。“综艺节目和电视剧一样,要重新包装精致,做到极致就是新鲜,对资深观众是回忆,对年轻观众是新意。”他如是说。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