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台媒之假:捕风捉影 新闻失真失信
2013-12-26 07:41 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徐家傲 陈瑜辉 |
分享到:
|
东南网12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连金)2013年在台湾媒体的报道里,读者们看到了各种精彩的政坛宫斗大戏,以及社会上的各种真善美与假丑恶;也在媒体的追击下,“食安风暴”才没有不了了之。不过,在繁芜纷杂的各种报道中,台媒报道也掺假甚至造假了。2013“台湾真假”系列报道第九篇,让我们跟随台湾世新大学教授彭怀恩,一起去看看2013台媒之假,以及留给社会的启示。 便当文风波 善意因失实沦为骗局 今年5月发生了菲律宾军舰枪杀台湾渔民事件,岛内民众反菲情绪高涨。此时,网络上出现了一篇不合时宜的“便当文”,称岛内一家便当店老板歧视、拒卖便当给菲律宾劳工。经网络转载和台媒、菲媒大肆报道,对台湾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最后警方查证,“便当文”系3名网友“听来的”,其中一人还是台湾《立报》的郑姓记者。而且在该报社副总为确认此事真实性而前往调查时,这名记者为圆谎竟找来友人假冒便当店老板应对。事情败露后,该记者被解职,并送法办。 点评:对此事件,台湾世新大学教授彭怀恩受访时颇为自责,作为一名新闻教育工作者,他首先认为这是新闻教育的失败。其次,这种“文学式写作”的报道,有违新闻伦理、不道德。在台菲关系持续紧张时刻,个别媒体寻个例或许是要凸显某个社会议题,善意提醒民众注意,岂料因为造假,反而成为煽风点火,沦为一场骗局。 “张安薇事件”内幕 造假的独家拼收视率 在马来西亚遭恐怖组织绑架的台湾游客张安薇已经平安归台,但是余波不断,关于援救张安薇的各种细节以及相关人物,台湾媒体争相报道,犹如连续剧,不时爆出各种内幕。尤其是关键救援者马英九外甥余靖,台媒一会儿说他是要推销自己的新书,才这么热情主动参与;一会儿说他是为了余、张两家联姻才出手相救;一会儿又说张家是因为跟周美青熟识,并动用了特权救人等。对这些,张家在24日都一一作了澄清,并请“胡说团体”不要乱做文章。 点评:彭怀恩把这些还没有太离谱的“新闻”的出现,归咎于收视率与台媒的恶性竞争,尤其是电子媒体。为了争取收视率,台媒造假独家新闻,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同时这也是新闻查证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正因此给了台媒捕风捉影的空间。现在,岛内风气变成了会说、敢说、会演戏、敢演戏的上节目才吃香,报道也才受欢迎。而在这次事件中,由于余靖的特殊身份,又增加了媒体炒作的兴致。 “港人疯移民台湾”报道 别有用心的假新闻 台湾岛内媒体11月上旬突然报道“港人疯移民台湾”这条新闻,称根据台“移民署”统计,今年9月,港澳申请“居留”许可案件共632件,较前面数月平均百件有“暴增”情形。报道还提到分析人士认为,港人纷纷考虑移民台湾,除了因感居港不易外,也与台湾美食、低廉物价及人情味有关。 不过,台“移民署”后来澄清,这些暴增的申请案,多为留学申请案件,并非移民申请案。而台“移民署”的资料也显示,港澳居民于2013年1-9月获批“定居”许可的人数为486名,较去年同期的576名,反而下跌了14%。另外,还有台湾网友指出,统计资料中两个不同的概念“申请定居”与“申请居留”(居留许可包括因工作或学业入境申请,并非永久居留),在报道时被混淆了。 点评:彭怀恩称自己也被这则报道吓了一大跳,因为移民是个大事。当然了,香港人也有喜欢台湾然后移民台湾的,但是媒体为凸显港人喜欢台湾,罔顾事实,就假了。彭怀恩还指出,这样的报道也难免会让人“遐想”。台湾有些媒体对待香港问题,都给人“反中”的印象。现在两岸三地交流热络,人员流动是很正常的事,其中每年也有台湾人到大陆居住。因此,他认为有些报道还是小心处理,不要给人“泛政治化”的想象。更有舆论直言批评,媒体报道“港人移居台湾”的假新闻是别有用心。 |
相关阅读:
- [ 08-30]广大兴案外案 虚构拒卖菲劳便当董女免罚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