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台湾食品安全之一:台湾社会期待食品安全危机变转机
2013-11-24 07:36 分享到 来源:新华网台北11月23日新媒体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新华网台北11月23日新媒体专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田颖 查文晔 何自力)在台北市的一家客家菜馆,老板主动拿出一桶油,向正在用餐的客人介绍该餐馆用的是自家榨制的茶树籽油,无“黑心油”之虞,让食客放心。 这样的担心源自10月爆出的台湾大统长基油品造假事件。该品牌油品被发现成分标示不实、九成油品是造假“黑心油”。“花生油不含花生”“辣椒油不含辣椒”,甚至添加违禁物质铜叶绿素。台湾卫生福利事务主管部门11月22日公布共有违规大统油品1777吨被封存。 “黑心油”一波未平,台湾媒体又接连爆出统一、味全等品牌乳品检出雌激素、避孕药、止痛剂等成分。虽然台湾农业、卫生主管部门检验后已否认此报道,但此事已在岛内掀起轩然大波。 接二连三的风波不断挑战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同时也促使岛内各界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希望借由这些事件彻底整顿食品安全,使危机变转机。 从今年3月至11月,台湾社会发生多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例如3月份的毒淀粉事件、6月份的高雄、屏东病死猪肉加工后供人食用事件,以及8月份的以甲苯擦拭餐盒事件。 台湾中华美食交流协会荣誉理事长、资深厨师许堂仁说,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不少台湾饮食业者选择自己栽种蔬菜,或是雇佣农户种植专供的食材。“未来3到5年,这肯定会成为大趋势。” 他说,自己的餐厅每周都会从新北市乌来采购蔬菜,这些蔬菜都是雇佣当地农户专门种植的无机健康品种,价格贵些,但是餐厅靠此打出品牌,顾客也愿意多花些钱。 台湾的食品安全监管在进步这也是事实。台北市民萧开平医师说:“发生这样的事情,可以很好地警示大家要改进,危机就是转机。” 台湾卫生事务主管部门11月启动“油安行动”,扩大稽查市售食用油脂产品原料及添加物标示情况,并和农业主管部门一同扩大对“问题奶”的抽检,两部门都表示,如果检出违禁成分,未来就会将该成分列入常规检测项目。 在行政处罚方面,农、卫主管部门都表示要重罚不法商家。负责牧场端管理的农业部门表示,如果奶农有违法行为,会处以6万到30万新台币的处罚,如果是累犯,处罚可高达250万新台币。 台湾消费者文教基金会(简称消基会)监察人徐则珏提议由消基会对不法厂商进行公益诉讼,剥夺违规厂商不法收入,并用诉讼所得经费成立消费者保护基金。 徐则珏认为在食品安全事件中,持有发票的消费通常仅占少数,所以真正能完成退费的并不多,导致黑心食品生产经营者损失有限,甘愿铤而走险,因此剥夺其不法收入至关重要。 “要加强食品的源头管理”。国民党民意代表王育敏强调,“在这方面台湾过去的做法比较被动”,不管是出厂还是进口,添加的原料都是由监管部门来查。现在则要求厂商自己主动送检。食品厂商需将原料主动送第三方实验室,然后拿出检验合格报告给监管部门,证明原料没有问题。但监管部门事后还是会在市场上做定期的抽查。 她建议同业工会加强内部相互督促,“一旦有一家出问题,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信心下降,减少购买,真正的损失是所有业界同行都要承担的,”王育敏说。她认为经过这一波事件之后,法规会不断规范,民众的意识有所觉醒,很多食品大厂会慢慢改进,“我相信这方面台湾未来会越来越好。” |
相关阅读:
- [ 11-12]成都食药监局首设食品药品安全总监 为全国首例
- [ 11-04]六大问题威胁食品安全 可追溯体系不完善致追责难
- [ 10-30]《食品安全法》大修:售不安全食品拟最低赔千元
- [ 10-29]长沙出台食品安全奖励新办法 最高奖励达6万元
- [ 10-15]国家卫计委:加快组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心
- [ 09-30]复旦大学发布《中国食品安全领域问题静态预测报告》
- [ 09-24]果可以“瞎”监管不能瞎
- [ 09-20]江西余江多名学生误食铁树果中毒 现均已出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