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海峡评论 > 正文

绿营政治精英纷念“两岸经” 目的各不同

www.hyyz888.com 2013-08-16 16:06  王建民 来源:中国台湾网 我来说两句

绿营政治精英的登陆热与两岸热近日再次收到关注。华广网15日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的评论文章指出,绿营的政治精英纷纷念起“两岸经”,目的却各不相同。

全文摘编如下:

日前民进党执政的高雄市长陈菊二度访问大陆,让绿营政治精英的登陆热与两岸热再次受到关注。不可否认,在现实面前,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潮流面前,民进党政治精英们不得不面对最为重要、也最为敏感的两岸议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两岸热,纷纷以不同形式念起“两岸经”,但策略、目标各不同,唯一相同的是都希望在两岸议题上获取利益或者不失分,这在客观上推进了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调整与改革。

苏贞昌的“两岸经”是左右逢源,不失分。苏贞昌在两岸政策问题上面临两难:积极面对与处理两岸问题,会引起绿营“基本教义派”的反对与抵制,影响苏的党主席权位巩固与党内支持;消极应对,不积极作为,则会引起务实派与改革派的不满,也会让中间选民失望,同样不利于谋取“大位”。因此,苏贞昌在两岸议题上非常小心谨慎,总体上是保守的,基本策略是在巩固“台独”基本教义派支持的基础上,做出象征性的两岸政策微调,以达到平衡各方利益的目的。

谢长廷的“两岸经”是开创自己的政治天空。在两岸议题上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开创新局的应是谢长廷。谢长廷的“两岸经”,与其他绿营政治人物有所不同,他已没有角逐“大位”的机会与可能,但如何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如何发挥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是他最重要的考虑。于是,他选择了对绿营政治精英来说最为棘手的两岸议题,这是一步险棋,但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谢长廷的“两岸经”,不完全是出于帮助民进党建立新的两岸政策与路线,也不完全是为了改变民共关系,但他的行动与努力在客观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他能够获得大陆默认甚至支持他展开大陆“破冰之旅”与他能够主导举办两岸智库研讨会的关键所在。

蔡英文的“两岸经”是防止被边缘化。旨在重披战袍、企图参加下届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蔡英文,比谁都明白,两岸议题在夺取“大位”中的重要性。她在上届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惜败之后就得出败在两岸议题“最后一里路”这句名言。她还在败选报告中提出,“民进党在过去以至将来,都要面对一个很严酷问题,就是要如何面对大陆,要如何加强处理两岸问题的能量与能力,才会得到社会对民进党的信赖”。对民进党参选人来说,两岸议题固然重要,但却异常敏感与复杂,需要审慎处理,若有不当,就会陷于被动,甚至失去争夺“大位”的机会。因此,蔡英文在处理两岸问题时格外小心谨慎。此时,绿营内部则出现了两岸热,民进党人士与大陆互动日益频繁。党主席苏贞昌也举办“华山会议”,这让蔡英文感到一种压力,怕在在两岸议题上出现边缘化危机,不利“大位”的争取。于是,蔡英文另辟蹊径,以邀请两位知名的大陆经济专家前来发表演讲的另类方式面对两岸议题,间接与大陆互动,策略是制造媒体轰动效应,创造有利于蔡英文累积政治能力的效果,让她在两岸议题上不缺席、不被边缘化,能够发声,又不陷入有争议的政治议题。

除了上述三位“天王”级的人物外,其他绿营重要政治精英也在念各自的“两岸经”。高雄市长陈菊二度登陆,是要邀请大陆多个城市参加在高雄举办的亚太城市高峰会,主要目的在于宣传高雄,加强两岸城市交流与合作,推动高雄经济发展。

目前在民进党内极具竞争力并被外界最看好的新一代政治领袖是台南市长赖清德,日前率大型代表团赴香港参加台南与香港定期航班开通仪式,并在香港推销台南市,而且释放出他不排除访问大陆的消息,被认为是着眼于台南市经济发展创造政绩,为未来谋取“大位”进行两岸的长远政治布局。

民进党不分区“立委”薛凌家族的“两岸经”,与其他政治精英有所不同,不是为了政治利益,而是谋求经济利益,是“生意经”、“钱经”。不久前,薛凌与担任民进党“中评委”的丈夫陈胜宏及担任民进党台北市“议员”的儿子何志伟主导的家族企业阳信银行,在上海投资成立阳信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并出席开幕式,是民进党重要政治人物公开投资大陆的首例。薛凌家族在上海投资这一“生意经”,对未来民进党的两岸经济合作立场与态度将是一个新的考验。

可见,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与两岸经济合作的大发展面前,民进党已无法回避两岸议题,不同政治精英开始了不同的两岸议题的思考与行动,尽管目的不同,策略各异,但却在客观上有利于推进民进党的转型与两岸政策调整,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但要强调的是,绿营政治精英的两岸策略调整,不代表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调整,未来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主张与调整方向,仍是观察民进党转型的关键所在。(王建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 责任编辑:李艳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