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台湾时政 > 正文

马连任周年盘点:两岸成绩不容否定 局限无须掩饰

www.hyyz888.com 2013-05-25 10:08  张燕娟 来源:台海网 我来说两句

台海网5月2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张燕娟)对于马英九来说,两岸政策一直都是成绩单上最大的亮点,连任一年也是如此:据《联合报》此前民调显示,在其他领域的表现不满意度连创新低的情况下,马英九在两岸上的政绩获四成民众肯定。

那么,过去一年,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的“有所作为”,具体有哪些拿得出的成绩?这些成绩背后又有什么局限呢?且看专家学者的分析点评。

成绩

两岸政治互信逐步提升

过去一年,马英九无论是连任、“双十”、元旦等重要讲话,还是接受岛内外主要媒体采访,抑或不久前“汪辜会谈20周年”纪念活动上,都能一贯坚持“九二共识”,重申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

此外,去年年末,马英九正式抛出他未来三年多任期内的两岸“施政蓝图”,包括“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通盘检讨修正‘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对此,舆论普遍保持肯定态度。

专家点评———

党朝胜(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员):

自从连任以来,马英九多次重申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包括对“九二共识”的坚持,让两岸在既有共同政治基础上,就强化互信、真诚合作、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复兴,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巩固深化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由此,两岸政治互信在实际交流中得以维持,并不断提升。所以,尽管马英九在其两岸施政仍有不少美中不足的地方,但总体来说成绩不容否定。

张文生 (厦门大学台研院政治所所长):

马英九在这一年中,多次公开宣誓两岸之间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而是“特殊的关系”,这一点很明确。这些对于巩固两岸政治互信,都是正面的表态,对促进两岸关系良性发展有积极意义。

两岸制度化协商向前推进

去年以来,两岸两会签署《海峡两岸投资和保护促进协议》、《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两岸经济合作迈出深化发展的重要一步。此外,随着《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生效,两岸金融合作取得又一重大制度性进展。

两岸协商沟通机制,也在这一年不断完善,有关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的问题,已经列入两会协商议程。两会的副秘书长层级已经举行过几轮的沟通,讨论了两会互设办事机构的业务功能、便利措施、联系事宜等。在积极沟通之下,两岸均认为,未来两会办事机构应在服务两岸民众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保障己方人员、团体、机构、企业权益提供协助与服务,协助急难救助服务。

专家点评———

党朝胜:过去一年,马当局与大陆一同坚持加强两岸经贸联系,使两岸经济关系虽经受外部经济环境严峻考验,依然取得不错成绩。包括:两岸贸易再创纪录;双向投资总额、品质、环境得到空前提升;ECFA早收计划全面实施、后续协商进展顺利;两岸产业合作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两岸企业界、经济界交流合作的新平台不断涌现。这在密切两岸关系的同时,也为岛内经济减缓全球危机的波及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文生:ECFA后续协商,应该是马英九过去一年在两岸方面最积极作为的领域。由此,两岸经贸关系逐步迈向正常化制度化。其间所走的每一步,都具有很积极的现实意义。此外,马英九公开重申自己未来的两岸施政重点,包括修正“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以及积极推动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这些都对未来两岸交往朝向制度化发展,具有很正面的作用。

人员往来不断 文化交流层次提升

和马英九的第一任相比,过去一年来,两岸人员往来越发频繁。一系列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利好政策措施推出;《两岸常用词典》也历经多年努力编纂完成;海基会新任董事长林中森、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谢长廷相继访问大陆,两岸交流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发展。

专家点评———

党朝胜:

过去一年,马英九确实在不断放宽两岸人员交流限制。包括宣示全面检讨“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和陆生赴台“三限六不”政策,扩大承认大陆学历、规划将陆生纳入“健保”,强调提升陆客旅游品质等等。这些努力,使得两岸交流议题更加广泛,两岸民众往来趋势更显热络,两岸文化交流新平台不断出现。

张文生:因为有了在制度化方面的努力,两岸人员往来在过去一年自然有序进行。未来,马英九若是有决心,在两岸各方面交流,还是有可能取得更大实质进展。各交流领域层次的提升与深入,为两岸关系实现制度化和平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 责任编辑:黄晓夏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