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巡护 探寻龙栖山自然保护区中的神秘“法宝”
2024-08-14 09:55:23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刘惠萍 |
分享到:
|
|
东南网8月14日讯(通讯员 肖国平 黄言亮 文/图)一群野生的猕猴正悠闲地打闹、嬉戏,另一个镜头上,野猪妈妈正带着一群小猪悠闲地经过红外相机继续他们的觅食……在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据监测中心,监测系统的屏幕上正播放着利用红外相机从莽莽林海拍摄回传的实时画面。 在保护区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展示实时传回的画面。 在几十公里外的保护区核心区域,护林员温志贤和同事们头顶炎炎烈日,身穿绿色迷彩服,携带红外相机设备,一路跋山涉水深入保护区腹地,准确地找到安装在动物出没的“兽道”上的红外相机,熟练地检查并调试设备,为红外相机更换上新的电池后,又匆匆赶往下一个布设点。 “红外相机实时监测系统的应用,为我们护林员们巡山护林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有着6年护林经验的温志贤说。护林员的职责是守护好山里的动植物,相比不会“移动”的植物,野生动物警觉性强,在巡护时观测它们基本很难实现。 护林员温志贤(左)和同事(黄长生)在调试红外摄像机。 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7.75%,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高等植物1634种(含亚种、变种等),野生动物共计2483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有55种,这么多的珍贵动植物如何保护和观测一直是护林员管理的难题。 2019年以来,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启动野生动物无线宽带混合自组网实时监测系统建设,利用集成应用无线宽带混合自组网、智能型双路双光网络野保摄像等最新技术,解决“三无”(无路、无人、无信号)条件下保护区资源环境生态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难点、痛点问题,让日常巡护、动物保护、资源监测正变得更“智慧”。 龙栖山莽莽林海。 “我们目前在核心区装有77台红外相机,专门针对野生动物进行监测,同时红外相机还能对林区盗猎、盗挖野生中草药、未经允许人员试图闯入核心区等进行拍摄,与地面的护林员形成互补。”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保护科工作人员余辉介绍。 红外相机利用温差感应野生动物,每当有野生动物或人经过时,其体温会与环境温度造成温差,从而引起相机周围热量变化,传感器接收变化触发相机拍摄功能,将其行为记录下来。当触发拍摄功能时,红外相机会自动对焦移动的野生动物,并自动拍下3张照片和录制15秒的视频。且红外相机功耗低自带电池可以待机3—6个月。 近年来,保护区不断通过视频观测到黑熊、白鹇、黄腹角雉等保护动物。2022年,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主办的《秘境之眼》2022年精彩影像点赞活动中,将乐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拍摄的作品《稀奇!只有这种雉鸡把窝搭在树上》获视频观看数和点赞数第一的好成绩。“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图像,我们能得知他们的习性,生存状态,种群数量等数据,更加有利于我们保护区对这些野生动物的保护。”余辉说。 护林员温志贤查看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猕猴。 除此之外,每位巡山的护林员手机上都有一款特殊的APP——“福建林业巡护”。巡护路线查询、图片实时上传、病虫害防治监测等功能都可以在APP内轻松完成。目前,使用“福建林业巡护”APP的护林员使用率达到100%,大幅提升了护林员的巡护效率与范围,真正实现了“智慧巡护”。 对于温志贤来说,守护青山绿水中的万物生灵,早已成为护林人的责任与使命。而如今通过科技赋能野生动植物保护,让他们有了更多更好的数智护林“法宝”,生态环境也在保护中变得更好、更美。 “生态好了,游客也多了,同样是靠山吃山,生态饭比以前吃得多,吃得香。”温志贤说,如今温志贤在龙栖山经营了一家餐馆,每到旅游旺季,餐馆的生意爆满,靠着保护生态吃上旅游饭的温志贤更加体会到了保护生态的重要。 “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贯彻新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探寻‘两山’转化途径,发展自然教育、自然体验等产业,不断释放生态红利,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缓解资源保护压力。”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