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三明频道>福建日报看三明> 正文

抢救·争鸣·新生

2023-02-17 10:44:47马丹凤 通讯员 陈启芳来源:福建日报责任编辑:刘惠萍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从梅林戏的兴衰沉浮,看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东南网2月17日讯(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马丹凤 通讯员 陈启芳)“黎老师,梅林戏又拿奖了!”76岁的梅林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黎秀珍接到晚辈发来的微信。

原来,在2月13日闭幕的三明市第三届网络文化节上,泰宁梅林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创作的短视频《梅林戏说防疫》获得了优秀融媒体作品(网络公益系列)一等奖。

看着视频中身着黑、黄、红、白、绿戏服扮演病毒的丑角,以及手拿防疫物品的武生武旦,黎秀珍顿了顿,又笑了笑。

“用好互联网,跟上时代潮流,对梅林戏的传播、传承是一件好事。”而过去60多年里自己与梅林戏的点滴往事,亦再一次在黎秀珍眼前浮现……

“再不抢救,会被后代骂”

黎秀珍与梅林戏结缘于1960年夏天:“我那时候家里穷,没学上。一天,公社领导突然找来,问我要不要去梅林戏剧团学戏,我一听高兴坏了。”

梅林戏因形成于泰宁县朱口镇梅林村而得名,流行于泰宁、将乐、顺昌、邵武、光泽等地。“梅林十八坊,十个子弟九担箱。敲起叮冬鼓,唱起摩郎(注:当地人叫道士为摩郎)腔。茅担抬石臼,抬到塅中央。搭起土台子,唱到大天光。”泰宁不少小孩唱着这首民谣长大。每年农历三月十五,黎秀珍的老家上青乡永兴村的庙会总要摆几场大戏,台上水袖翻飞,台下人挤着人。

年幼的黎秀珍扎在人堆里看戏时,并未料到自己日后会成为台上的名角。

而这还要从梅林小戏《敬酒》谈起。

古梅林戏原本没有《敬酒》这一出。早前,泰宁朱口的农民业余剧团有一出节目叫《报花名》,其曲调和舞姿均出自古梅林戏《飞龙带》,讲的是小姐逛花园时,丫鬟为小姐报花名。节目演出效果不错,但内容不符合时代特征。时任泰宁县文化馆干部的魏钧,在保留原有曲调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重新填词并加工整理,将其改编成反映当时社员生产生活的现代小戏《敬酒》。

《敬酒》登上省民兵业余会演,成为梅林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次精彩亮相。这个濒临失传的古老地方小戏,依靠一次顺应时代的改编,赢来了一张“复活卡”。

会演结束后,省文化部门当即派人找到魏钧,了解梅林戏的情况。

“梅林戏唱腔、身段、舞台造型没有京剧考究,早些年是农民凑成的土戏班,慢慢发展起来后,也还是相对粗犷,但是土得有味道、有特色。比方说唱腔,融入泰宁的山歌民谣、道教音乐。生、旦唱词,大嗓开,小嗓落,甩腔时假嗓唱‘噫’‘呀’的拖腔和滑音,很有山歌的韵味。当时,领导和专家们评定后认为梅林戏‘有地方特色,很有保留价值’。”黎秀珍介绍,彼时,梅林戏艺人已寥寥无几且均年事已高,梅林戏到了必须抢救的时候。省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再不抢救,会被后代骂”。

在此背景下,1960年4月,泰宁县梅林戏剧团成立;当年8月,剧团从中小学生、社会青年中挑选了一批学徒,黎秀珍便是其中之一。

“我穿着大襟铜扣的衣裳,祖父挑着别人送我的被子,一路走到泰宁县城。进入剧团后,我每天凌晨4点起来练功,恭恭敬敬地帮老师们打洗脸水、装饭、煽火炉。”凭着这份勤快,黎秀珍成了剧团的重点培养对象,并被派去南平京剧团学习。

“当时,去了4个人,3个受不了学戏的苦,跑回泰宁,只剩下我。”黎秀珍入了南平京剧团一位名角的眼,跟着这位名角学猴戏,“我是骂也被骂了,打也挨打了,但从师傅身上学到了真本事,把子、身段、走边、趟马都会了,一下能翻二十几个跟头”。

一年后,黎秀珍回到泰宁梅林戏剧团,成了一个能教其他学徒的小老师。“但唱腔还不会,唱不了梅林戏。陈考祚、葛宝宝这些剧团的老艺人,一有空就把我叫到跟前,一出一出、一句一句地教。”学到快16岁时,黎秀珍就能撑戏演主角了。

正是随着黎秀珍等新一代艺人的崛起,梅林戏得以暂时“脱险”。

1964年下半年,全国戏剧改革如火如荼,梅林戏的故事和主角也发生了变化。“戏改前,最后一场古装戏是《周瑜归天》,我演周瑜,穿着高靴从桌子上翻下来,这是我的拿手好戏。”黎秀珍说,“之后,就演现代戏了,第一本是《红灯记》,我演个叛徒。而当时在《红灯记》里饰演李奶奶的陈灿霞,后来成为我的妻子。”

“这么一搞,捅了马蜂窝”

时光来到1992年6月,黎秀珍主演的《贬官记》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赢得满堂彩,泰宁梅林戏剧团也因此获得了“天下第一团”称号。

此后,梅林戏声名大噪,从闽北大山走向全国、走向海外。望着台下摩肩接踵、声声叫好的观众,黎秀珍欣慰地想,梅林戏终于又一次被救活了,而且是靠市场救活的。

要知道,1983年他刚接任剧团团长时,那可是愁人的烂摊子。

“当时,团里有86个人,一年政府的拨款只有3万元,服装、电费、用车……到处欠钱,房子破破烂烂的,又基本没什么演出收入,这么多人怎么养活?我愁得头都大了。”为此,他想办法让剧团“消肿”,将不能演、不能唱的人尽量安排出去,而更关键的是多演出、多挣钱,“起码要有钱发工资”。

他决定在剧团“搞承包”,自己和副团长高起光各带一支队伍出去承包演出,收入70%归剧团,余下30%可自行支配。

“我想着农村可以搞承包,而且承包后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搞承包?”黎秀珍说,“这么一搞,捅了马蜂窝,县里到处是告我状的人。但成效也出来了,剧团一年演了300多场,发工资完全不成问题。”

一年后,黎秀珍被评为全省优秀团长、三明市改革带头人。

在承包制的牵引下,剧团推出了一系列面向市场的创新举措。“窝在泰宁县,养不活梅林戏,我们得往外走。但外面的人又听不懂泰宁土官话,怎么办?我们就用普通话演出。到浙江、闽东等地,一演就火了。”黎秀珍说,“当时,年轻人喜欢歌舞,我们也跳,到一个地方先以歌舞开场,团里的演员上去跳disco(迪斯科),有时候还邀请观众上来一起跳,跳完才上大戏,这么下来,很多年轻人慢慢喜欢上我们。”

此外,戏迷们看腻了老剧情,剧团先后创作、改编、移植了数十部新戏;社会节奏在加快,剧团把一些拖拖拉拉的内容删掉;农村的群众更缺戏、更爱戏,剧团跋山涉水送戏下乡……

当然,有些举措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说:“这么一改,就不是梅林戏了,甚至都不是戏了。”但黎秀珍不这么认为:“你看舞台上,早先是松油灯,现在用电灯;以前没有音响,现在也用了。社会在进步,观众的喜好在变化,咱们唱的戏也应该跟着变!”

《贬官记》,正是在地方老剧种与市场新需求的一次次碰撞中诞生的。

当时,剧团每年演出场次最高能达500场,老剧目不够演。某次下乡演出,根据民间故事《郑青天判案》改编的新戏《三官判案》诞生了。“我们缺编剧,我爱人就顶上。当时连着下乡演出了几个星期,条件有限,没纸,她就在多出的票根上写剧本。”后来,黎秀珍和陈灿霞又修改了剧本,并将其更名为《贬官记》,讲述五品知府郑则清被巡案贬为七品县令后,阴差阳错将微服私访的巡案带回县衙任书吏,两人在一起人命案的侦破中暗自互相考核,最终郑则清以其清正廉洁打动巡案的故事。

“这个郑则清,不是板着的老生,有三花脸(注:丑角的俗称)的意思,贴的胡子尖尖的,戴着书生的帽子,穿着老生的衣服。为了查案,他可以爬墙,装算卦的江湖术士‘哄骗’茶博士。他和妻子相处的片段,也很生活化,夫妻打趣、开玩笑。”黎秀珍在戏里演郑则清,当时有评论文章说这出戏“如漫画,似小品”。“观众就喜欢看这种戏,轻松幽默,到哪儿都卖座。”

靠着这些创新举措,梅林戏抵挡住流行音乐与电影的冲击,以更加稳健的步伐走向了千禧年。

2000年3月福建日报刊发报道《农村市场救活了梅林戏》,记载了梅林戏的火爆:“明溪县葫芦湾、际下两个自然村的百姓用锣鼓和欢笑一起送别他们的‘老朋友’——泰宁县梅林戏剧团。而一个月前,这两个村的农民为抢戏团差点争吵了起来,直至团长答应春节过后再到这两个村演几场才避免了一场争夺。而今乡亲们学乖了,不等今年的演出结束就和剧团签订了明年第一季度的演出合同。”

2005年6月,我国启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凭借泰宁梅林戏剧团多年来的传承与创新,特别是《贬官记》在全国戏剧市场的良好影响,泰宁梅林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秀珍也当选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演一次,他们能记一辈子”

如今,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在夜晚逛完位于泰宁古城的尚书第后,喜欢走进不远处的大众茶馆。大堂的红木桌椅前是一方戏台,梅林戏在此开演。手边是一壶热茶,茶名都是戏中人物,浓郁醇厚的肉桂茶是严肃端正的老生“李尚书”,清香回甘的水仙茶是青衣“花蕊夫人”……

这里是泰宁梅林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排练演出基地——在2012年全国国有文艺剧团改革中,泰宁梅林戏剧团升级为泰宁梅林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部分当地人把来这里喝茶看戏叫作“去剧团”,把中心主任毛清标称为“毛团长”。

毛团长的电脑里,存着几段特殊的梅林戏视频。

其中,《女子背包法庭》是他们专门为泰宁县人民法院打造的一出现代戏,讲述的是泰宁县人民法院里一支以“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为主体的巾帼法治服务队的故事。这是首次采用梅林戏的形式来讲述“女子背包法庭”的故事,而演员中只有一人是剧团的专业演员,其他都是泰宁县人民法院的法官等工作人员。

法官丁鑫,是“女子背包法庭”服务队中的一员。在这出戏里,她饰演当事人的家属。演出前,她利用下班、周末休息时间到剧团排练。她的唱词不多,念白学起来不算难;怎么按照锣鼓的节奏在台上走科步,倒是个挑战。

作为泰宁本地人,她早在小学时就知晓了泰宁梅林戏剧团“天下第一团”的称号;而今,她借着这么个机会,和剧团的演员一起排练,在一出展现自己团队工作亮点的戏里当了一回梅林戏演员。“这出梅林戏的展演出圈了,微信、短视频一转发,许多人跑来说,你们的‘女子背包法庭’做得真不错。”丁鑫说。

梅林戏剧团和泰宁县各部门一起打造行业小戏的尝试,始于2020年。当时,毛团长带领团队为泰宁县税务部门打造了宣传典型人物的小戏《蓝筹清》,由剧团专业演员出演,观众看得落泪。

兄弟单位的经验,很快被泰宁县消防大队学去。他们找到毛团长,希望在消防宣传宣讲中融入梅林戏元素。这次,毛团长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让消防员本色出演。“这种行业戏,演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采风、观摩,才能演得像;但消防员不用,他本身就是。只要戏编排得合适,导演在排练上多下功夫,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

剧团和泰宁县各部门的合作,也在网络上收获了许多关注。在这次三明市网络文化节中获得优秀融媒体作品(网络公益系列)一等奖的短视频《梅林戏说防疫》,就是去年3月剧团和泰宁县融媒体中心共同策划、拍摄的。

“梅林戏要发展,互联网是绕不开的渠道。我们的创意、在梅林戏上的专业性,与合作部门对拍摄的支持相得益彰,最终呈现出一些受欢迎的作品。”在毛团长看来,这些合作除了能带来一些经费收入,也会对梅林戏的进一步普及推广起到积极作用,“看一场戏,可能过段时间就忘了,但是演一次,他们能记一辈子”。

而2006年10月退休后,黎秀珍也依然对梅林戏的进一步普及推广不遗余力。

2019年12月,泰宁县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借此契机,他牵头组织梅林戏业余爱好者,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实施“梅林文化薪火传”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服务队现有33名队员,来自各行各业,如导游、菜农、村干部、个体户、护士、退休干部等。82岁的黄文松,年轻时曾在梅林戏剧团工作过几年,如今是服务队的后台乐手,拉二胡敲锣鼓,有时也作为替补上台演出;“90后”导游李应香与王芳,原本只是打算了解一下梅林戏,好为游客作讲解,现已彻底迷上梅林戏,一有时间就过来排练。

“农村市场曾经救活了梅林戏,现在我们要把梅林戏再带回农村市场。”黎秀珍说,不久前,志愿服务队去上青乡川里村演出,3位上了年纪的留守老人拉着队员的手,流泪感叹许多年没现场看过梅林戏了,很高兴有生之年还能再听上一曲。

而黎秀珍除了指导志愿服务队排练,还经常到泰宁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开办梅林戏传承班。而每逢寒暑假,一些大学生也会从福州、北京等地跑来,找他拍纪录片、学习戏剧美学……

“梅林戏的传承与创新,不能只靠剧团,需要社会合力,需要众人拾柴。”黎秀珍说,“这么多人踊跃报名学习梅林戏,我看到了梅林戏的新希望。”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