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三明频道>福建日报看三明> 正文

三明:爱心敲敲门 温暖送上门

2021-04-14 09:53:03徐文锦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蔡晓卿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巾帼志愿者为老人义诊。福建日报通讯员 罗丽榕 摄

巾帼志愿者为老人理发。福建日报通讯员 罗丽榕 摄

东南网4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徐文锦 通讯员 蔡小榕)“如果问我拆迁后有什么要求,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还要和王玉清阿姨做邻居。”家住三明市三元区东霞社区的张女士腿部残疾,丈夫耳聋,住在楼上的王玉清与她签订帮扶协议。王阿姨每次路过她家门口就问候一声,常常帮忙买菜、打扫、辅导孩子学习。

女党员、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与困难群众签订帮扶协议,每周问候、每月办实事、每年陪关爱对象过节日或生日,解决生活难题,不断提升幸福感。这得益于三明市妇联创建的“近邻·爱心敲敲门”志愿服务项目。

搭桥梁,邻里结对精准帮扶

三明市是老工业基地。上世纪80年代,大批企事业单位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建起了不少小区。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小区逐渐“老龄化”,社区居民存在“老人多、弱势群体多、下岗人员多”的特点。以三明市列东街道东安社区为例,在这个住有2500多户、5700多名居民的社区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超过980人,占比高达17%,其中,独居老人有近200人。

在这些群体中,虽然部分人有固定的收入来源维持生活,但由于无人陪伴、缺乏照料,遇到的生活难题多,甚至连买菜煮饭、出门看病、打扫卫生等看似简单的日常事务都难以完成。

三明市是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源地,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我们已有良好的志愿服务基础,但搭建桥梁、精准服务是为困难群体解决问题的关键。”三明市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结对关怀是最实际、最有效的。”该负责人说,早在2012年,三明市妇联就立足邻里日常生活,建立起巾帼志愿者以“一对一”或“多对一”形式与困难群众签订帮扶协议的机制,送去温暖,敲开心门。

今年以来,三明市妇联贯彻落实“近邻”党建工作要求,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妇联工作融入基层治理各项建设,实施“近邻·爱心敲敲门”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下沉妇女组织和妇女力量,为空巢独居老人、残疾人、留守流动儿童、困难家庭提供持续性、常态化的精准帮扶,为基层治理增效赋能,打通服务困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建队伍,爱心暖流源源汇聚

“菊珍,我这边电灯坏了,血压好久没量了,头发也需要修剪。”家住东安社区的刘秀梅阿姨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单侧耳聋,同住一小区的三明市妇联执委、列东街道妇联原主席邱菊珍时常敲门问候。近日听到她的需求后,邱菊珍忙在本子上记下这些微心愿。

伴随剪刀的清脆响声,刘阿姨原本凌乱的头发变得整齐利落,人看上去精神不少。“菊珍时常来问候我,关心我的困难和需求。既是女党员也是楼栋长的林铨妹与我签约,为我买菜、打扫卫生,还帮助我申请低保。今天,专业的巾帼志愿者们又来为我义诊、修理电灯、清洗调试助听器、进行健康指导,我的心里真暖呀!”刘阿姨拉着志愿者的手,忍不住称赞。

帮助刘阿姨的三支队伍——近邻女党员先锋队、妇联执委服务队、爱心社会团队,是实施“近邻·爱心敲敲门”项目的支柱力量。

过去,志愿者队伍较为零散,志愿者群体归属感低,服务热情难以持续。同时,困难群体需求各不相同,普通志愿者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只有建强服务队伍,方能广泛凝聚志愿者爱心、扎实开展志愿服务。

不久前,三明市妇联成立市“近邻·爱心敲敲门”巾帼志愿者服务总队,并在县(市、区)建立分队,在街道(乡镇)、社区(村)设小分队。其中,以近邻女党员先锋队为带头示范,推动结对帮扶有“领头人”;妇联执委服务队为桥梁纽带,让志愿服务有“联系人”;爱心社会团队聚合力量,推动志愿活动有“实施人”。

聚合爱心社会力量是服务队伍的一大亮点。

从女党员、妇联执委到公益联盟、专业社工机构和行业协会,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链接社会各方资源,让困难群体也能享受到专业规范的贴心服务。

以刘阿姨享受的理发服务为例。为刘阿姨理发的志愿者来自“彩男爱心公益联盟”。联盟发起者庄彩男也是一名巾帼志愿者,经营着一间8平方米的理发室。从1998年开业那天起,她就免费为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理发。此后,更是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彩男爱心公益联盟”,22家爱心理发商家和多个志愿服务组织加入,爱的同心圆越画越大。“近邻·爱心敲敲门”项目启动后,庄彩男便积极组织公益联盟参与关爱活动。

强机制,细化量化更可持续

家住三明市三元区富兴堡街道东霞新村小区的邱奶奶今年88岁,独自照顾一名患病女儿,生活简朴孤寂。“大儿子每月都有汇钱给我,但就是工作忙,没法陪在我身边……”谈及家人,邱奶奶眼泛泪光。

每月,东霞幼儿园志愿服务队的老师们带着大班孩子敲开邱奶奶的家门,为她唱儿歌、讲故事,与她唠家常。“天冷了喊我添衣服,过节了陪我包粽子,还来为我过生日,姑娘和孩子们真是比自己的孩子还贴心呀。”临别时,邱奶奶紧握志愿者的手,迟迟未放。

邱奶奶的幸福离不开“三个一”服务机制。志愿服务队伍从每周、每月、每年入手,通过“三个一”服务机制细化、量化关爱服务:每周一次敲门走访,了解服务对象现状,收集需求;每月办一件实事,提供“点单式”精准服务;每年陪关爱对象过一个节日或生日,有针对性地送去温暖和抚慰。

“相较以往的志愿活动,‘近邻·爱心敲敲门’以‘三个一’作为指数测评,更加具体、规范、可操作。”三明市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于困难群体而言,需求能被准确了解;于志愿者而言,服务频率适中,且力所能及,能真正帮到心坎上,做出实效来。”

“由于我们是多对一服务,可以做到经常问候、时常帮忙。”东霞幼儿园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洪仲琴并没有感到“压力山大”。

优服务,以爱暖心以情促效

健康指导、心理疏导、生活倡导是服务队主要提供的三项服务内容,但后两者的需求尤为突出。

“许多独居老人在家一坐就是一天,不愿活动也不爱交流。思念无处倾诉,苦乐唯独己知。”谈起独居老人的精神孤寂问题,在社区工作几十年的邱菊珍深有感触。

由于女儿在外地打拼,林耀国独自生活在东安社区。坐了30多年轮椅的他,已十几年未下过楼。虽然少与他人交流,有些心理孤僻,但老人有一爱好——玩古董。

“我们的心理咨询师定期上门为林爷爷进行心理疏导。虽然平常不太说话,但一聊起古董,他特别兴奋。”三明市阳光社工服务中心主任兰铃爱笑着说。

在社工的指导下,60多岁的林爷爷学会了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与外界交流,甚至开起了淘宝网店经营古董,“在我心里,世界大了起来,对生活更有了期待”。

邱菊珍告诉记者,面对老人心情沮丧、食欲减低、脾气暴躁等心理体验与情绪状态,志愿者们时常上门抚慰,同时通过举行集体生日会,逢年过节举办春游、包饺子、包粽子等活动,鼓励引导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和社会生活。

“‘爱心敲敲门’关爱活动充分发挥了妇女耐心细致和沟通能力强、共情能力强的优势,能真正打开困难群体的心扉,给予精神力量。”邱菊珍表示。

在永安,巾帼志愿者范秀芳、罗文珠因敲门时无人应答,发现结对帮扶的独居老人突发疾病,救回老人性命;在明溪,由于儿子在国外,苏秀珍和小孙女相依为命,苏奶奶感谢常来关心她的巾帼志愿者:“陪我聊聊天,胜过十帖药”;在梅列区,4位“爱心妈妈”争做留守儿童梅梅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近邻·爱心敲敲门”项目开展以来,已在三明市基层200余个社区(村)推广,影响范围持续扩大。三明市6000多名巾帼志愿者参与志愿关爱服务行动,2300多户空巢独居老人、残疾人、留守流动儿童、困难家庭得到帮助。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更多>>三明要闻
    更多>>本网原创
    • 新闻图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