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5年4月下旬,三明北部的徐碧岩埔迎来了一拨来自海边的客人。 他们来自厦门杏林,由杏林农药厂党支部书记王志忠带队,来明的主要目的是为农药厂选择新的厂址。 杏林是厦门现代工业的发祥地,1958年,三明开展大规模建设时,她已被辟为厦门的工业区,是厦门一个初具规模的卫星城。杏林农药厂的前身——杏林纯碱厂鱼藤精车间就建在这里。 图为1959年的杏林纯碱厂鱼藤精车间。 1959年7月29日,鱼藤精车间破土动工,仅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车间主体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工作。9月29日,车间成功试产了一批2.5%鱼藤精乳剂,填补了我省农药生产的空白。 但是生产鱼藤精所需的鱼藤根依赖进口、三氯乙烯国内货源稀少,鱼藤精产量受到限制。 1962年,纯碱厂下马,鱼藤精车间更名为厦门杏林农药厂。 图为初建时的杏林农药厂。 初建时的农药厂,只有20多名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厂房低矮,设备简陋,机械化程度很低,甚至连搅拌机都没有,靠人工用木棒搅拌。职工没有宿舍,有的租住在周围农民的房子里,有的住在破庙里,有的就在锅炉旁的工棚里。 艰苦的条件没能阻挡工人们创业的热情。1963年,农药厂职工发展到51人,先后开发了多种新产品,总产量达500吨,产值近100万元。 1965年,为了支援“小三线”建设,也为了海防的安全,厦门市化学工业局决定将杏林农药厂搬迁到三明。 于是,山城迎来了海边的客人。 图为1965年,杏林农药厂一行来明选址。 为了选择一块合适的厂址,选址小组几乎踏遍了三明市郊,最终将目标锁在了徐碧岩埔。这是一块独立的条形地块,2公里范围内没有居民点;靠近铁路专用线和南永公路,交通便利;紧邻沙溪河,水源充足;同时位于三明市的下游地段,可避免对市区的水源污染。当然,也有不利的因素:徐碧位于三明市区常年的主导风向上方,所排废气可能对三明市区造成污染。 经过反复论证,权衡利弊,最终确定了厂址——徐碧岩埔。 就这样,海边的客人在山城安了家。 1965年7月23日,三明农药厂动工建设,承担土建施工的是三明市建筑工程队。他们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全部土建工作,总建筑面积达到3882㎡,占地面积3806.5㎡。随后,省安装公司三明工程处接手承担起了设备安装工作。他们利用简陋的设备和工具,靠着人拉、肩扛,硬是把数百吨的设备运进现场,逐一就位。1966年4月6日,乐果生产线安装任务完成,验收合格后试车投产。 上世纪60年代的三明农药厂。 新厂基本建成了,接下来就是老厂搬迁了。 在书记王志忠、厂长吕碧芳的带动下,杏林农药厂51位职工告别鹭岛,内迁三明。他们有的只身前往,有的举家迁移。他们随身只带了些简单的行囊,却合力把数十吨机械装备完好无损地运抵三明。有了这些设备,鱼藤精车间在三明很快就投入生产了。 从1965年4月到1966年4月,从决定迁厂到新厂投产,仅用了一年的时间。 在三明的40多年的时间里,农药厂的技术不断革新,产品不断更新,业绩斐然,是全国65个农药骨干企业之一。 上世纪80年代,三明农药厂厂区概貌。 1992年,三明农药厂股份制改革方案分别通过省、市有关部门论证,1992年12月29日公司召开成立大会暨第一届股东代表大会。 2011年,为减少市区的大气和水源的污染,三农公司配合“退城入园”,搬迁到了黄砂工业区,原三农地块也建起了市体育场馆。如今的徐碧成为了三明新建的商业中心和住宅新区,充满着时尚和现代的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