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缝邓阿泉: 一针一线 坚守 匠心情怀
2020-09-22 09:19:20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
分享到:
|
邓阿泉在缝衣服。 邹晓红 罗超旻 文/图 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因为一次意外,从高处摔下造成脊椎损坏,让他一生与长高和健步如飞无缘,直到成年了也只有1米2的个子,身体的缺憾让他的童年承受了不该有的生命之重。他是邓阿泉,今年53岁,在沙县步行街背后的住宅区楼下开了一家不足6平方米的裁缝店,凭借自己的手艺,用坚强与乐观书写精彩人生。 不足6平方米的裁缝店 坎坷磨练坚强意志 瘦削的脸庞沉淀着一缕岁月沧桑的痕迹,淡定的眼神透着一股坚毅的力量,温和的笑容令人如沐春风……这是邓阿泉给人的第一印象。 1986年,19岁的邓阿泉在沙县的一位福州籍裁缝师傅店里当学徒,量身、画线、裁剪、锁边、缝纫、订扣、熨烙,每一个工序都要按师傅的要求去做,如果没做好就要挨骂,有时还要返工,那时的他晚上经常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正是师傅这样严格要求,让邓阿泉至今秉承着严谨、认真、细致的做事风格。 一年后,20岁的邓阿泉在沙县老百货后面的自家房子开了一间裁缝店。方方正正的布料经过他的剪刀挥几挥,准能剪出合体的款式,虽然年轻,但凭着师傅送给自己的一把剪刀和精湛的手艺,让他在沙县立了足。2000年老百货拆迁后,邓阿泉就搬到了步行街安置楼,利用自家的柴禾间开了现在的裁缝店,一直到现在。 每天早上8点多一开门,顾客纷至沓来,说款式、再量身或是拿着需要裁剪的衣裤。因为是手工活,邓阿泉需要一件件做,许多顾客就在门口等着。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有的老顾客还会帮他拆衣服的线头。夏天屋内炎热,一天下来,阿泉的身上起了一层痱子,往往是这层痱子还没全消褪下去,另一层痱子又长出来…… 说起当年开店的情景,邓阿泉历历在目。 在上世纪80年代,邓阿泉属于靠着手艺“发家”的手艺人。“当时来做衣服裤子要么是生意人,要么就是在单位上班的公职人员。”邓阿泉说,那个时代的衣服,大家很注重款式,喇叭裤、飘逸长裙、白衬衫备受青睐。由于做工细致、认真,又善于按照顾客体型做修改,许多老顾客都愿意来这里。 对邓阿泉来说,最得意的手艺还是做裤子,无论是西裤还是休闲裤,裤裆、臀腰不仅让人穿着舒服,还显得挺拔、飘逸。早在10多年前,那时候没有网购平台,邓阿泉就是沙县做裤子做得最好的裁缝,每天来量身做裤子的人不计其数。提起这些,他一脸的骄傲。 师傅当年送的剪刀 闯出裁剪一片天 在狭小的空间里,邓阿泉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为自己和12岁的女儿讨生活。这几年,受电商的影响,生意不如从前,但他的手艺依然名声在外:一眼就能看出每个人的身体尺寸,记下顾客的码数,等顾客再回头时,都不需要再量身。由于技术高超、衣物贴身、服务周到,一批雷打不动的老顾客每个月要来店里好几次。 90年代,沙县外出做小吃的人很多,邓阿泉也开始心动了。于是关闭了裁缝店,跟着别人去河南郑州闯荡,他也是最早一批到郑州做小吃的沙县人。遗憾的是,5年里他并没有赚到钱,反而将自己做裁缝多年辛苦积攒下的钱赔了个精光,这对他打击不小。 “不是所有人都能挣大钱,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这段经历让邓阿泉明白了这个道理。随后,他重拾信心回到沙县,守着自己的裁缝店。店里有一把陪伴邓阿泉30多年的剪刀,是当年师傅送的,每次拿起它,仿佛师傅的话语在耳边响起: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回沙县后,邓阿泉很快就结婚生子,但由于一些原因,7年后,这段婚姻最终以结束告终,留下了一个女儿。从女儿出生起,邓阿泉又当爹又当娘。“那时候很辛苦,我要照顾她,又要打理裁缝店。现在她上小学了,个子都比我高了,平时也能照顾自己,还常常帮我做家务活。”女儿是邓阿泉坚持下来的希望,每天那么辛苦赚钱,就是为了把女儿抚养长大,给她更好的生活环境。 邓阿泉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多年前,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位老师看中了他的手艺,帮他申请了免费学习的机会。可惜的是,那时候女儿太小没人照顾,邓阿泉只能放弃。虽然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但他心中仍然渴望有一个完整的家,为自己找个伴,也为了弥补女儿缺失的母爱。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