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运动,成了孩子们的一种习惯
2019-10-25 10:31:56王帅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林张清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东南网10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帅 文/图)十年前,三明市梅列区学校就开始了阳光体育特色教学和每天一小时运动。学校开发出适合小学生的足球校本教材,构成阳光体育课程系列。“一校一品”“一校多品”阳光体育,各校课间操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创编校内自编操,形成每天“一操一跑”体育教育模式。体育学习共同体是所有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学习。学生按照共同喜好友情分组,也可以按学生能力层次分组。名师示范引领,全区体育教师抱团集智、互学互帮、共同成长。全区21所学校中16所学校有足球场。 今年,省教育厅把全省学校体育工作推进培训班放在了三明市梅列区,来自全省各地的体育教学专家、中小学分管领导和体育老师代表现场观摩了梅列区体育课堂教学。 “这样的安排,既是对梅列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梅列体育教学成绩的一种肯定。”省教育厅体卫艺处负责人陈丽红说,多年来,梅列区的中小学体育教育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科研成果都走在了全省前列。 今年的三明市中考体育成绩,梅列区考生的优秀率达89.79%,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 “对于这样的成绩,一点都不意外。”三明市教育局局长陈兴说,早在十年前,梅列区的学校就开始了阳光体育特色教学和每天一小时运动,每个孩子都热爱体育,运动成了孩子们的一种习惯,考试成绩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阳光体育校园每天一小时运动 洋溪小学是梅列区规模最小的学校之一,全校学生仅399人。 走进洋溪小学,随处可以感受到浓烈的足球氛围:标准的足球场、贴满走廊的足球绘画、与足球相关的黑板报、如火如荼的足球联赛。一个足球在脚下,每天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健康的微笑。 “5年前,学校就把足球确定为本校阳光体育的教学内容,并创编了第一套足球操。”副校长罗鸣桄说,学校已经开发出适合小学生的足球校本教材、“体育、艺术2+1项目”认定校本教材和足球操、足球单项、团体项目比拼以及中高年级五人制足球班级联赛等教材,构成了阳光体育课程系列。 如今,每个周二、周四的课间操时间,400多名师生齐做足球操已经成为洋溪小学的一大特色景观。 十几公里外,陈大中心小学每天的啦啦操令人赏心悦目。学校体育教师余蓉莲说,学校的三名体育老师都是健美操专业,他们结合自身特色把啦啦操确定为特色阳光体育教学内容,已经坚持多年了。 多年的坚持也让这两所学校收获了成绩。洋溪小学足球男女校队已经连续三年在省市区的足球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陈大中心小学在全国啦啦操联赛中,获得第一名一次、第二名一次。 第一实验学校的古诗操、洋溪中学的健美操、实验小学的写字操、东新小学的舞蹈操、群英小学的武术操……“每天一小时运动,十年的培育,梅列区已形成校校有运动品牌,年段有运动特色,班班有运动项目的体育教育格局。”梅列区教育局体卫艺股负责人范金英说,近10年来,全区学校持续开展的“一校一品”“一校多品”阳光体育,各校课间操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创编校内自编操,形成了独具梅列学校特色的每天“一操一跑”体育教育模式。 名师引领教与学抱团共同成长 叶瑞华,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的高级教师,体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18岁那年,叶瑞华作为三明师专第一届专业体育生,在经过系统、专业的体育专科学习后,来到泰宁一中担任一线体育老师。1995年,她又带着科学、完备、丰富的体育教学经验,来到了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继续她的专业体育教研之路。这一待,就是24年。 2016年,已到退休年龄的叶瑞华再次接下了一个重担:担任梅列区体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上任伊始,叶瑞华就提出了体育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体育学习共同体是所有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学习。它可以按学生共同喜好友情分组,也可以按学生的能力层次分组。”叶瑞华说。 三明市第八中学体育教师王键是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也是第一次接触学习共同体的老师。“那一次,叶老师带领各校学科带头人来我们学校上了一节‘耐久跑’课。叶老师将学生随机划分成八个小组,人数、性别、能力都不相同。教师布置任务,由不同学生担任组长,将老师布置的任务分阶段完成。一节枯燥的‘耐久跑’课,让学生瞬间活跃起来,每个人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王键对这种引领做法和效果记忆深刻。 叶瑞华要求每一位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都要带领一名或几名体育老师,帮助其备课、听课等,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全区体育教师抱团集智、互学互帮、共同成长的局面。 打造一支支健康、阳光、优秀的体育名师队伍是叶瑞华多年的心愿。去年,叶瑞华吸收9名工作不满三年的新教师进入名师工作室,“发挥最后一点光和热,再带一批人出来”。每周,叶瑞华都会组织老师进行教学研讨。每学期,叶瑞华都会主持召开全区新教师教学比武大赛,为这些刚刚入职的新老师提供业务展示和提高的平台,促进他们更快成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叶瑞华带领下,一批体育教师茁壮成长。如今,工作室已有1人被认定为市学科带头人,4人成为市骨干教师,6名新教师成为区学科带头人,8人成为区骨干教师。去年12月,国家教育部网站公布全国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条件保障体系建设优秀改革成果名单,全省6所学校7项成果上榜。其中,叶瑞华团队独揽2项大奖。对此,从事了一辈子体育教学的叶瑞华说:“体育教育,同样需要一种情怀。” 投入到位设施保障培养好老师 相较沿海发达地区,山区学校由于“投入有限”,在体育软硬件方面的短板会更加明显,但是这种情况在梅列看不到这种“落差”。 陈大中心小学是梅列区仅有的三所农村校之一,学生不足400人。但是,当我们走进学校发现,虽然学校规模不大但该有的体育设施一点都不少。标准的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室一应俱全,各种体育器材一样不差。 “虽然经费有限,但我们对体育教育的投入一点都不会吝啬。近三年来,梅列区在体育教育的投入已超过千万元。”梅列区教育局负责人说,全区21所学校中16所学校有足球场,各校均铺设塑胶跑道,体育器材均按国家Ⅰ类标准配备,为学校开展各项体育运动提供了基本设施保障。 在培养体育教师方面,除了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区教育在评奖评优以及提拔任用人才方面把体育教师平等列入考核,近两年来先后6名体育教师脱颖而出,成长为校长、副校长、校长助理。“体育教师地位和待遇的提高,极大地调动了体育老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位负责人说。 多年努力,一批好的、合格的体育教师茁壮成长,近年来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课,有146人次获奖,其中全国、省级奖83人次,市一等奖63人次,并连续三届获得三明市教师技能大赛小学、初中一等奖第一名。 “2016年以来,梅列区新增体育老师25名,每次招录都会出现报名人数爆满的情况。”陈兴说,到梅列当体育老师已经成为我省各大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首选。 背景一:必考项目 201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体育成为中考必考项目”的要求,并对初中升学考试中体育考试所占分值权重、考试方法和内容等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体育与健康学科地位。 2018年5月,《2021年福建省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指导意见》正式实施。其中笔试内容设置,主要针对学生缺乏对健康理念、体育保健、健身基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问题,着力增强学生对运动损伤、一般自我救护、体育保健及日常科学锻炼等实用知识的储备,切实提高学生在遇到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置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关于“运动的参与、运动的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等4项要求。考试方法中对抽考部分的设置,主要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 面发展的意见》( 国 办发〔2016〕27号)关于“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注重运动技能学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学生差异化发展及兴趣不同等因素,采取“基础为主、较低难度”的模式,促进学生多元化运动学习,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背景二:主要目标 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力争到2020年,我省学校体育的办学条件场地、设施、器材总体达到 国家标准,逐步配齐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形成学校体育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体育课时和锻炼时间切实保证,教学、训练与竞赛体系基本完备,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率达100%,合格率达80%以上,良好率达40%,优秀率达20%,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建成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 背景三:必修科目 1.体育与健康知识2.基本活动类/田径类3.体操类4.球类(篮球、足球、排球)5.民族民间传统类(武术、跳绳) 选修类(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具体项目) 1.球类:乒乓球、羽毛球、棒球等2.水上类:游泳3.民族民间传统类4.新兴体育运动类5.韵律活动类:韵律操、舞蹈、健美操等6.必修内容的提高与拓宽等(陈旻采集整理)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