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博士吴哲明:为工业机器人装“慧眼”的宁化才俊
2019-09-06 10:58:40王长达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吴哲明是机器人技术和图像处理研究领域的专家。 博士三剑客:邹怡蓉、吴哲明、刘佳君(从左到右)。 作为清洛基地科研成果转化的“技术经纪人”,吴哲明常年在全国各地奔波。 为工业机器人装“慧眼”的宁化才俊 ——记清华博士吴哲明 ●三明日报记者 王长达 人物名片 吴哲明,宁化人,1985年9月生,2003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2007年推荐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2011年至201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2016年7月入职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简称“清洛基地”),现任清研洛阳(清洛基地平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机器人所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授课教师,洛阳理工学院机器人学院客座教授,清华校友三创大赛总复赛评委,洛阳高新区高层次人才,河南省企业创新管理体制增效评价专家。 吴哲明自2007年以来一直从事机器人技术和图像处理的研究,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4项授权专利,发表10余篇SCI/EI。创建由多位清华博士构成的机器人创业团队,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第一名、全国总决赛优秀团队奖。其博士课题为检测机器人,已在三峡水电站实现样机现场应用。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入职清洛基地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拿到世界500强的智能化改造千万级合同,并申报成功上亿级工信部智能制造项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和科技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机器人项目。
吴哲明是机器人行业的“大红人”“大忙人”,前些天刚到河南济源钢铁洽谈,又去四川为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做项目,“我们团队的工作,就是给现在的工业机器人装上‘眼睛’和‘大脑’,改变其智能化程度不高、应用受限、效率不尽如人意的现状。” 吴哲明,宁化人,今年34岁,2015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毕业。2016年入职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简称“清洛基地”),与邹怡蓉、刘佳君、马涛四位博士共同创建机器人控制与视觉传感研究所(简称“机器人所”),携手创新攻关,他们研发的机器人系统在定位、检测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作为清洛基地平台公司——清研先进制造产业研究院(洛阳)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吴哲明带领团队负责对接企业一线需求,推广研究所技术,天天都在为推动“机器换人”智能制造升级奔忙着。 清华博士潜心机器人技术研发 “选择研发机器人技术,是我很早就有的梦想。”吴哲明说。 2003年考大学时,他选择了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因学习成绩优异,2007年被推荐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细分专业转向机器人技术和图像处理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研发经验。2011年至2012年,他在世界排名第4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曾获评“清华大学光华一等奖学金”,并荣获“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国际研讨会CAWE2012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清华大学学生实验室建设贡献二等奖”等荣誉。 “实业报国”开启“中原创新梦” “身为工科毕业生,最大的理想莫过于自己苦心钻研的成果最终能应用在企业一线,而非仅仅在论文中沉睡。简单说来,就是学以致用、实业报国。”谈起创业的选择,吴哲明这样说。 2016年,吴哲明接到原清华大学机械系党委副书记、清洛基地执行主任马明星的邀请:“哲明,我已经辞掉了党委副书记的职务,全职到洛阳做一个新型研发机构,有空请你尽快到洛阳来看看。” 吴哲明马上订了机票。一家家企业考察下来,他发现,印象中“宜居、有生活情调”的洛阳居然拥有雄厚的现代制造产业基础,智能制造升级、机器人应用……这些都是他擅长的领域,他在此大有可为! 人生能有几回搏!就这样,他正式入职清洛基地。 那年6月,他带着自己的《焊接机器智能焊缝跟踪系统》项目来洛阳参加创业之星大赛,摘得二等奖。此前这个项目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第一名,而后参加全国总决赛获得优秀奖。 “三剑客”给工业机器人装上“慧眼” 紧随吴哲明到洛阳创业的,还有老同学——邹怡蓉、刘佳君博士。 学生时代,他们就是“梦幻组合”:吴哲明擅长机电控制、现场调试,邹怡蓉专注高端图像算法开发,刘佳君醉心数学建模、软件编程,在课题组里三人形成了完美的互补协作关系。 清洛基地成立后,他们辞掉央企、高校工作相约来到洛阳,共同创立机器人所。 在清洛基地,这个团队被誉为“博士三剑客”。他们突破技术难关,钻研出一整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视觉传感方法,自主研发出免示教机器人系统,用自主路径规划替代人工示教编程,为工业机器人装上“眼睛”和“大脑”,改变当前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高、应用受限、效率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使机器人具备了柔性加工能力,实现“机器换人”的目的,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 免示教机器人系统将柔性、高效、准确的视觉传感与智能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焊接、机器人上下料、产品检测、激光加工等领域,为智能制造变革注入了新动力。 “技术经纪人”推进“机器换人” 在吴哲明看来,技术成果不能停留在实验室,能够真正服务于企业转型升级才是高新技术的价值所在。在机器人所的技术应用方面,吴哲明带领团队,成功促成机器人所与多家大型企业的合作:为中航工业成飞集团定制“无人值守的试样自动拉伸检测机器人系统”;与美锐克机器人联合研发最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焊接系统;与华中数控联合攻关机器换人示范线…… 作为清研洛阳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哲明当起“技术经纪人”,为基地诸多技术和科研成果“找对象”。如同“空中飞人”,频繁考察、四处调研是他的工作常态;穿梭在噪声大、油污重的车间、厂房,他乐为技术转化跑腿。在他带领下,清研洛阳公司累计调研企业600余家,获取需求735个,服务一拖、轴研所、中船重工、郑煤机、中航光电、正旭科技、鸿元轴承等河南本地企业项目合同20余项,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愿把好项目对接到三明 身在河洛,吴哲明一直心系故乡。每年过年回三明宁化,他都要去拜访宁化一中老校长、数学老师张永福。最近他积极对接三明福特科光电有限公司,为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出谋划策,帮助企业提质增效。另外,吴哲明还联络着毕业于宁化一中、遍布在全世界各地的清华校友,争取将来能够通过强强联合,一起为家乡引进项目资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教会了我们心系国家,感恩回报。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是希望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无愧于家乡的哺育和培养。”吴哲明说。 近两年,国内很多钢铁企业加快机器人的应用。在吴哲明接洽下,河南第二大钢铁企业济源钢铁已着手采用机器人所开发的机器人系统。“希望有机会把清洛基地的创新资源对接到三明,对接到三钢这样的龙头制造企业,助力三明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