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烈红军魂
2019-08-06 11:45:47来源:三明日报责任编辑:林张清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这些天,我一直在关注《三明日报》“风展红旗如画”系列报道,读罢感慨万千,难忘壮烈红军魂! 我出生在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抗日根据地,14岁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小兵,听首长和战友们讲过很多红军长征的故事。解放福建前夕,各部队请福建籍老红军讲述在福建与敌人作战的情况,得知我们十兵团司令叶飞是福建人,是红军闽东根据地师长,大家对进军福建信心更足了。 “文革”后,我从省军区机关调到三明军分区工作。三明是闻名遐迩的革命老区,能到这样的地区工作,我非常高兴。 1978年,我出差到陕西省军区政治部搞一项调研,掏出介绍信后,接待我的同志反复看,带一点疑惑地问我:“三明在福建哪个方位?”我说:“三明在福建中部,是咱共产党创建的新型工业城,是福建的小三线,地位重要。”听者虽然客客气气和我交谈,但对三明还是无法了解,为了在工作上得到他们更好的支持,我向他们补充说:“三明是当年中央苏区、红军革命根据地,毛主席在三明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如《如梦令·元旦》。”我向他们背诵道: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我告诉对方,毛主席诗中说的宁化、清流、归化都属于三明市管辖。话音刚落,对方两位同志一下站起来,紧紧拉着我的手齐声说:“啊,欢迎、欢迎!中央苏区、红军故乡来的同志。”我的心震动了一下,他们好像把我看成老红军了。他们非常热情地说:“您在西安要做什么?尽管交待,我们一定大力协助。”在以后的两天中,这两位同志对我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工作上积极热情帮助,令我非常感动。这次出差的下一站是辽宁省抚顺市,我照样像在西安那样介绍三明,收到同样的效果。这次出差,我不仅圆满完成任务,更是受到一次深刻的革命老区精神教育,让我更加热爱三明。 1979年,我接到调任宁化县人武部工作的命令,眼前马上浮现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众多我党我军领导人在宁化叱咤风云、领导广大军民浴血奋战的情景。宁化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是中共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驻地,是红军的故乡,能到这样的革命红土地工作,我既感到光荣也觉得责任重大。 到宁化报到的那天,阳光灿烂,汽车缓缓驶过南大街来到翠江桥头,一幅巨大的毛主席诗牌耸立在宁化城中心最显眼的地段,这也是朱总司令当年向群众讲话的地方,驾驶员似乎理解我的心情,说了一声:“宁化城到了。”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工作干好。 我在宁化一待就是7年,走遍宁化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我有幸多次见到和陪伴过宁化籍的原兰州军区副政委孔俊彪将军,并帮助他找到长征路上失联的战友,使他们50年后再相见。还见到了原南京军区炮兵司令张新华将军、原济南军区空军政委张雍耿这些宁化籍的开国将军,聆听他们教诲,受益匪浅。 在宁化的7年中,我还聆听了许多老红军、红军家属、老区群众讲述的革命故事,每次都深深地触动我的灵魂,这里我叙述其中的一个田螺髻战役,与大家一起铭记。 那是红军主力长征后的1934年冬,国民党52师进攻宁化城的前两天,中共宁化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带领地方红军300余人和闽赣军区红色医院警卫连及医务人员,撤离宁化城,转移到一个叫田螺髻的山区打游击。这是中央苏区县最后一个撤出县城的县机关。 1935年4月下旬的一天,由于叛徒出卖,敌人封锁了田螺髻的各要道和制高点,游击队和敌人血战三天三夜,弹尽粮绝,除少数人突出重围,多数人壮烈牺牲。其中有两位红军伤员,爬到离田螺髻10公里外的苦竹山尚坪和16公里外的土屋坑,被发现时,都只剩下尸骨和尸骨旁一个木柱上高挂的五星红军帽、粮袋子。 我曾多次到先烈们浴血战斗的田螺髻及周边村寨这片鲜血染红的土地悼念革命先烈。几十年来,每想到这两位牺牲的红军战士,我都好像重锤打在心上,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两位烈士在生命垂危时,必定满怀坚定的革命信念,他们认为自己是光荣的红军战士,是受老百姓爱戴的,活着的人会怀念他们,自己死了,尸骨烂了,也要把红军帽高高地挂在木柱上,让见到的人知道,死者是红军战士。他们是在向党和人民宣誓:“生是红军人,死为红军魂!”这就是红军的信念和精神,我为此感动、为此震撼! 田螺髻战斗中,红军指挥员黎盛根身负重伤后,隐蔽在流孔地山里,一个月后被捕,受尽酷刑至死不屈,在宁化城关下东门沙坝园(今新桥头)遭残暴的敌人剖腹挖心,黎盛根大义凛然,英勇就义,连刽子手也双手发抖。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铭刻着多少壮烈红军魂!不忘初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忆先烈,永远传承红色基因!(周积源(87岁))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