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党的地下交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复员后他当了一名铁路装卸工
2019-07-22 16:23:38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回到家乡,胡元祥与蒋招招完成了一场迟到的婚礼。结婚时,一座茅草屋里摆两把长条凳,这便是他们的家了。在这里,他们共育有3个女儿和2个儿子。 因为当过兵,胡元祥回来后被村民选为民兵队长,每天负责到家里对面的山头上站岗。在妻子的印象里,那时的丈夫几乎是不着家的,就连生孩子他都不能在身边照顾自己。 鹰厦铁路是我省第一条干线铁路,也是第一条出省铁路通道。1955年2月21日,鹰厦铁路正式开工,1958年1月3日,鹰厦铁路全线通车运营。 鹰厦铁路通车运营后,1959年起,胡元祥调至鹰厦铁路工作,他先后到了来舟、沙县、洋口、三明等铁路部门工作。 “当时家里很穷,离开家时,父亲一挑扁担就挑起了家里的所有东西。一头挑着一口锅,另一头挑着一个箩筐,箩筐里放着年幼的我,全家就这样离开了生活多年的故土。”大女儿胡真珠说,到铁路工作后,父亲成了一名装卸工,负责装卸火车上的货物。 “哎呦嘿,哎呦嘿……”老人不自觉地哼起了当年大家一起扛货包的口号。回想起这段日子,老人直摇头,那时装卸货物靠的是手搬肩扛,干的全是体力活,非常辛苦,“实行两班倒,早上8点上班,晚上8点下班,有时候为了抢卸,来不及吃饭是常有的事。” 而这些粗重的体力活中让老人觉得最吃力的是扛棉花。货车一到,架上两根板条,大家就赶紧忙活起来,一捆捆棉花被压缩成一个个长方形的包,一捆大约250公斤,一节车厢约60吨,一趟下来往往挥汗如雨,精疲力尽,经常累到连路都走不动了。 跟随丈夫来到铁路部门,蒋招招成了铁路的“家属工”。大米、面粉、砖头、煤、矿……很多货物她都帮忙装卸过。 1978年,因为铁路部门的装卸工可享受提前退休的待遇,55岁的胡元祥退休在家,安享晚年。 两代人的见证 循着老父亲来时的路,胡元祥的大儿子胡亨明和小儿子胡亨新也先后到铁路部门工作,现在分别担任原三明站客运值班员和三明北站客运员。 一家两代人,共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三明铁路的发展变化。 前不久,老人在儿女的陪同下,来到南龙铁路三明站。走进宽敞明亮的候车大厅,站在站台上,看见风驰电掣的动车从身边呼啸而过时,老人的心情异常激动,拉着老伴在动车前忙着合影,拍了一张又一张…… “现在国家强大了,铁路发展太快了,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望着眼前这条熟悉又陌生的铁轨,老人竖起了大拇指,“跟我工作时相比,铁路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以前的火车是烧煤的,我们在装卸的时候,煤渣经常钻进鼻孔、喉咙和头发缝里,一天下来我们的脸黑乎乎的。”胡元祥老人回忆说,“现在你看动车的车厢里,干净又明亮,看起来很舒适。” 1998年,胡亨明成为一名客运值班员,负责接发列车。从小就跟着父亲辗转到多地的铁路部门工作,他也是我市铁路发展变革的亲历者之一。 在胡亨明看来,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不管是货车还是客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的货车一节车厢的载重量大概30吨,后来发展到40吨、50吨,现在一节车厢可运输70吨的货物。”胡亨明说,“70年代大多运输的是木头、竹子、砖头、水泥等,现在运输的是各种大宗货物。” 而客车变化更为明显,胡亨明回忆,原先的绿皮火车车厢里面放的是木头凳子,没有风扇没有空调,是典型的“闷罐子”车。后来,车厢里的坐骑换成了皮质的,车厢顶上安装了风扇,再后来安装了空调,时速由原来的40公里每小时,经7次提速后,现在的时速可达近80公里每小时。 “现在的动车时速已经达到近200公里每小时,翻了好几倍。”除了提速外,让胡亨明最大的感受是现在旅客出门不再那么拥挤了,“过去,尤其是春节、国庆等节假日,因为太多人来不及上车,以前很多人是爬窗户进去的,上了车如果能在厕所找到一席之地,算是幸运的了。” “铁路真正发生较大的变化,要从2000年之后说起。”三元区站党总支部书记王平有感而发,“90年代我去南昌上大学,当时的快车要坐12个小时,现在动车只需要2个多小时。” 和胡亨明一样,王平也深有感触,他说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由于客运能力不足,遇到客运高峰时,车站会临时调整将货车改成客运棚车,车厢里没有灯也没有厕所,大家都就着车厢底板席地而坐,一到停靠点,大家都到轨道两旁“方便”。 “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旅客出行质量的提升。”在铁路工作20多年,王平说,“以前买票要排好几个小时队,现在可以通过手机网上购票、电话定票等,买票十分方便。”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采访结束时,胡元祥老人站起来,给记者唱起了《我是一个兵》这首歌,歌声铿锵有力,唱出了他对祖国的铮铮誓言,也唱出了那段无悔的峥嵘岁月。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