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展红旗如画】红色三明故事21:三代守望者
2019-07-18 10:52:03 来源:聚焦三明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我的老乡--朱昌义他一家三代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的家乡—小陶镇。” 1934年8月,第五次反“围剿”后期,红军打响了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东线防御战—小陶战斗,其中最激烈的“矮岭战斗”就发生在我的家乡。当时,工农红军和国民党军双方投入的兵力达2万多人,战斗非常惨烈。这一仗,敌我双方伤亡人数都达到500人以上。战斗结束后,战场上留下了许多红军战士的遗体,村里的教书先生朱先启带领乡亲们就地掩埋了红军战士的遗骸。之后,他还收留了一名3岁的红军遗孤,取名朱光书。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战场上怎么会有红军遗孤?这个孤儿是从哪来的呢?事情是这样的: 三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朱先启正在睡梦中,忽然听见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咚咚咚,咚咚咚”,朱先启开门一看,原来是一对年轻夫妇,他们的真实身份是中共地下党员,女方还挺着大肚子,即将生产。 于是朱先启冒着生命危险将这对夫妇秘密安排到寨中村祖厝居住,不久孩子出生了。这对夫妇与朱先启约定,如果他们在战斗中牺牲,孩子就委托朱先启抚养。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对夫妇在这场战斗中都不幸光荣牺牲了。 第二年清明节,朱先启带着四岁的朱光书来到矮岭山脚下,按本地习俗摆上香烛、纸钱、老酒和野花,朝着山上祭拜。朱光书嚷嚷着问:“爸爸,爸爸,您为什么要带我到这个地方来呢?”“孩子啊,这山上有你最亲最亲的亲人。”“山上?亲人?”“孩子啊,长大后你就明白了。”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朱先启和朱光书父子俩为红军烈士扫墓从未间断过。 1949年,新中国成立,朱光书才知道自己是红军的后代。而抚养人朱先启的真实身份也才曝光,原来他不是一位普通的教书先生,而是中共地下党员。此时,身为红军第二代的朱光书和他的养父一起发动村民将零散的红军骸骨集中起来进行掩埋,还树了块“中国工农红军无名烈士墓”的墓碑。每年清明节,朱氏父子都会组织乡亲们为红军烈士扫墓。而这时的朱光书会带上他的儿子,在墓碑前动情地说: “孩子,你的爷爷奶奶当年就是在这里牺牲的;他们是为了穷人打天下牺牲的;是为了我们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牺牲的。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红色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父辈的叮咛,身为红军第三代的朱昌义牢记在心。今年已经57岁的朱昌义,每年都会到矮岭战场祭祀红军烈士,守护这里的战斗遗址,向年轻一代讲述当年的红军故事。在朱昌义的倡导和带领下,小陶寨中村有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自愿加入到保护红色遗址的队伍中来。 如今,三代守望者的故事还在延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将把这样的红军故事讲给我的孩子们听,让红军精神在这片红土地上代代相传! 红色三明故事讲述人:冯秋菊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