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永安城郊小山村:老黄历创造新传奇

2018-11-16 10:38:57林丹来源:三明日报责任编辑:林张清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黄历村新村一角

1989年8月11日,《三明日报》“山风”副刊

黄历村慎修堂——福建省立农学院办公旧址。

黄历村冯氏祖屋——省立农学院严家显院长旧居。

●三明日报永安记者站 林丹 文/图

黄历,永安城郊的小山村,抗战时期是福建省立农学院(现福建农林大学)创办地,曾为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诞生提供过一大箱“宝物”。改革开放让黄历走出了“沉默而贫困的历史”,迈上了发展新路。1989年8月11日,本报“山风”副刊刊发了陈发荣、罗雄、徐海明撰写的报告文学,记录了《黄历村的历史脚步声》。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日子里,记者重访黄历,倾听古村的新变奏曲——

一条乡村小道,一座老屋,一株古树,一片菜园……对到过永安市南郊的黄历村的人来说,这些景致再熟悉不过了。

在历史的长河里,一样的村子,不一样的记忆。

一箱“宝物”孵出中国社会经济史学

时光回到1939年,抗战时期,省府内迁永安,黄历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从此,这个小山村引起了全国关注。

1939年夏天,为躲避日机轰炸,永安福建省银行经济研究室编辑课主任傅衣凌跑进黄历冯氏土堡,在一间老屋里无意中发现了一大箱几百件民间契约文书,有田契、佃契、借据等,时间跨度从明嘉靖到民国,长达400多年。明清封建时代永安农村租佃经济盛行,农民贫困,农村发展迟缓,“就像小脚走出来的历史”,“一个农户几代人惨淡经营积蓄起来的二三亩土地,在命运不济时,就得变卖或典当出去,田主转眼间就沦为佃户”,“依附在土地上”,这些民间契约就是历史见证。

翻阅着这些民间“宝物”,傅衣凌在思考:如何破解土地制度的密码,给这片土地带来生机?后来,他运用这些基础核心材料,研究并创立了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暨中国契约学(详见本报2018年7月6日“周末”《中国最珍贵的契约“宝藏”——追寻历史学家傅衣凌在永安进行契约研究的印记》)。一排农舍诞生了省立农学院

紧随傅衣凌之后,一批学子来到黄历。1940年6月,福建省立农学院(现福建农林大学)在此创办,村民们迎来了首届学员和老师们。

当年,学院占地200余亩,首届招生96名,严家显先生担任首任院长。

从1940年至1946年,省立农学院设农艺、园艺、森林、植物病虫害、农化土壤、畜牧兽医、农业经济7个系,共毕业7届学生,计435人。学院专门接收家贫失学的优秀青年,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农业高级人才,也奠定了闽台高等农业教育的基石。1946年,农学院搬迁至福州战坂。

严家显是著名的昆虫学家。抗战时期,炮火纷飞,经济困难,物资匮乏,他殚精竭虑,爱校如家,爱生如子,自己掏钱补贴学校开支,甚至当掉了爱人的所有首饰;看到寒冬里学生靠跑步御寒,他把爱人刚刚织好的新毛衣送给了学生。经费支绌之时,他不惜以高薪重聘国内专家学者到院任教。多位教师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名校留学归来的,不少课程是全英文授课。

当时,黄历村的农舍和祠堂是师生们的宿舍和教室,农田是课堂,学生们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践中提高技能。战时资源有限,师生们吃的都是糙米、竹筒饭,学院鼓励支持学生自力更生,在黄历村的山坡、河边开荒种菜。

办农场,办茶厂,农学院的学子在黄历播下了农业科技的种子。

几多曲折:吃大锅饭的清贫岁月

时光飞逝,一转眼到了2018年。走进黄历村,一幢幢洋楼拔地而起,摩托车、小轿车穿梭在蜿蜒的村道上。

黄历位于省道307线旁,距永安市区7公里,全村有5个自然村,410户,1713人,有耕地面积1875亩,林地面积1.65万亩。

这里,明清时属于二十七都,包括桂口、洛溪等地;民国时期,先后属吉山乡、吉峰乡;1958年属先锋(城关)人民公社,1961年属城郊人民公社,1964年属茅坪乡,1991年属黄历街道,2002年属燕南街道。

七十多年间,黄历又走过一段曲折的历史。

解放后,土改,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精耕细作,生产大发展。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起,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盲目追求“一大二公”,土改解放出来的积极性又被扼杀了。1958年,黄历成为永安最大的炼铁基地之一,农民来不及挖地瓜就上山砍树烧木炭,挖铁矿,当炉前工,土地抛荒,口粮不足,生产、生活遇到严重困难。

“以前,我们一年最多做2套衣服,衣服破了打补丁,一直补到整件衣服厚起来。”村民张可铨回忆说。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村民拿着布票买布,自己缝制衣服;拿着粮票买粮食。

“解放初期,孩子在大人背上长大,八十年代的孩子在两轮自行车上长大,如今在小汽车或公交车上长大。”老张说。

张可铨出生于1934年。1963年,大儿子张绍武出生。一家人挤住在土木老祖房里。张可铨走路到永安城购物,来回就是一天。张绍武6兄妹,幼时,母亲洪法玉一边背着孩子一边煮饭、种菜。后来,张绍武到永安三中读书(寄宿生),每周都带着一小罐咸菜走到学校。初中毕业后,他当了学徒工。

过去,黄历村没有安装路灯。菜农们凌晨3点起床,借着月光,挑菜到城里卖。改革开放前,村民都要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挣工分,吃大锅饭,家家户户过着清贫的日子。

村党支部书记潘孝礼说:“上世纪80年代初,村民办婚宴,一般6道菜,素菜为主,猪排骨、猪肝、红烧肉铺在蔬菜上方,作为点缀。”

村民老李告诉笔者,以前村里全是低矮破旧的土木结构老房子,没有一座砖房,厨房连着厕所、猪舍,臭味难闻,蚊子成群结队在屋内飞来飞去;没有洗发水,村民将稻草烧成灰,制成碱水洗头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里没有电视,附近的永安机械厂有一部14吋的黑白电视机,村民都跑到那看电视。

无数欢欣,改革开放带来巨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黄历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9年村民人均收入80元。1982年分田到户,极大地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大家发展生产,腰包鼓起来,开始添置家电、通讯工具,从黑白电视机到彩电,从固定电话到传呼机,再到小灵通、手机。这几年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村民叫外卖送餐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随着经济发展,村民收入渠道增多,有的进城做生意、打工,有的种菜、种粮。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1万余元。372户村民盖起新房,部分村民还在永安城买了房。

分田到户后,张可铨与妻子洪法玉承包几十亩地,种西瓜、种菜,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洪法玉还报名参加扫盲班,学习文化知识。

“我是21岁才小学毕业。”洪法玉笑着说。之后,她还当过小学代课老师。

如今,张可铨的曾孙已经7岁了,四代同堂,其乐融融。今年,张绍武一家新建四层楼高的小洋楼,正在装修,即将搬入新家。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40年,小餐桌大变化。张绍武说:“以前,三餐没肉吃;现在,餐餐有肉,但是不爱吃了。”当地的婚宴也升级了,鸡鸭鱼肉一应俱全,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一批能人,成了黄历“代言人”

黄历地处永安城郊,地理位置优越,国家曾在这里建机械厂、化工厂、汽车厂等企业。如今,机械厂升级为福建兵工装备有限公司。靠着诸多便利,黄历人种菜、办厂,走出了一条条致富路。

目前,黄历村有装机容量250千瓦水电站一座,3家竹制品厂,还有鸿盛工贸、永光兰盘厂、耐火材料厂等企业。

黄历村人杰地灵,改革开放后走出了一批致富能人。

在中国厨柜行业里,潘孝贞算是一个旗帜性人物。黄历小学是潘孝贞的启蒙学校。之后,他从永安一中毕业,考入上海同济大学。1999年,潘孝贞与永安一中同学温建怀携手创业,共同创立金牌厨柜。

如今,金牌厨柜成为国内厨柜细分领域的第一品牌,201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是国内资本市场里的“专业厨柜第一股”。

潘孝贞致富不忘家乡人,情系永安的教育事业,多次向黄历小学、槐南中心小学等永安农村小学捐赠电脑、图书。潘孝贞还以他父亲的名义设立黄历小学潘瑞龙教育基金会。这几年,潘孝贞、温建怀还以个人名义向永安一中捐赠近300万元,设立了永安一中奖教基金。

村民谢永茂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他厨艺精湛,曾在中国驻泰国大使馆、马来西亚特维斯酒店担任厨师。2013年回到家乡,在永安城区创办开元酒楼,生意红红火火。今年春,他与合伙人在黄历村筹建福建心正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踏上立体种养、观光旅游之路。目前公司养鸡2万余只,鸡粪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回田。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当下,这些致富能人正为黄历抒写新的创业篇章……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